天天看点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作者:宝鼎茶闲

朱自清的《背影》情感朴素无华,文字清隽沉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朱自清在写这一篇《背影》之前,与他的父亲朱鸿钧已是势同水火。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背影》创作于1925年,讲述的却是1917年的事。文章开头一句就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那么作为父子,为何会两年多不见面?因为此前朱自清和父亲的矛盾太深,中断来往许久了。而《背影》这篇文章创作之时,是朱自清和父亲关系回暖之初。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父亲朱鸿钧是一位士大夫,年轻时曾在扬州、徐州等为官,后来又做了徐州榷运局长,相当于即“烟酒专卖局长”。但他是传统派文人士大夫,思想守旧,认为新学派是不伦不类的产物,学习那些洋玩意儿是玩物丧志,是自毁前途,极力反对朱自清学习英文和数学。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只让他读那些陈旧泛黄的四书五经和国学经典。 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让父子俩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直到后来朱自清离家去往北京上大学之前,他和父亲的关系都一直没有得到缓解,这是少年朱自清和父亲矛盾的开始。

而朱父高升之后,志得意满,也不在乎自己已年近不惑,频频纳妾。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妾室们为了争风吃醋,竟然跑到他上司那里去大闹,结果这一闹把朱鸿钧的官儿给闹没了。自此家道中落。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父亲的专制教育,成为了朱自清考取清华失败,这是父子俩人关系恶化的一条引线。清华大学当时在招生的时候要求全面发展,比如外文和数学,而朱自清被父亲明令禁止学习这些。所以在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朱自清的国文和文章写作表现得十分出色,但数学却考了个零蛋。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朱自清于1916年考上了北京大学。父母在家为他包办了一门婚姻,是扬州名医武三威之女武钟谦。武钟谦温和善良,朴素娴静,脸上始终带着笑意,是位难得的好女子,深得朱自清的喜爱。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在朱自清考取北京大学的同年冬天,武钟谦和朱自清在扬州的朱家老宅完婚。二人完婚之后,朱自清回到北大继续学业,武钟谦留在朱家侍奉公婆。

此时,朱父因刚刚丢了工作,对朱母横眉冷对,更看不惯儿媳妇儿的笑颜。认为儿媳妇天天笑啊笑的,是在嘲笑自己纳妾丢官,便对儿媳妇说话夹枪带棒。后来,朱家人对待武钟谦越发无礼,就连武钟谦偶尔的笑,都会受到朱家人的嘲笑。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武钟谦索性回了娘家。此时的朱鸿钧恶人先告状,写信给朱自清数落对武钟谦的种种不满。

不明原委的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后,当即写信给妻子表达自己的不满并让她回家。后来妻子说了实情,朱自清回家接回了武钟谦并向她道歉。

因为妻子爱笑,被家人挑拨离间。朱自清后来写了一篇文章——《笑的历史》。它以一个女人的口气,讲述了一个爱笑的姑娘到夫家后变得不爱笑了的缘由,她要承受公公婆婆对自己的不满,要承受丈夫不在家的孤独,还要承受夫家败落后娘家人的疏离,和许许多多人际关系的的冲突,她还怎么能笑得出来呵。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导致父子俩的矛盾再次升级,是因为朱父偷偷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在扬州某校担任教务处主任,期间朱鸿钧竟然凭借与校长的私交,未和朱自清打招呼便直接替他领了薪水。朱鸿钧作为一个封建制度培养出来的读书人,认为老子花儿子的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接受了新思想的朱自清认为父亲的举动是霸道无理。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在这场战争中,失望至极的朱自清带上妻儿愤然离开扬州去到宁波任教,彻底摆脱了父母的管制。自此,父子俩也在明面上撕破了脸皮,谁也不肯互相让步,朱自清后来在文章《毁灭》里称:在我烦忧着就将降临的败家的凶惨,和一年来骨肉间的仇视,(互以血眼相看着)的时候,在我为两肩上的人生的担子,压到不能喘气……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后来武钟谦跟随朱自清辗转多个城市,不论走到哪里,夫妻俩都恩爱如初。后来武钟谦身染恶疾不幸去世,朱自清十分悲痛,为她写下了《给亡妇》一文。文中,作者将胸中千种柔情万缕哀思倾泄而出,他忆起妻子的贤慧善良,不但为丈夫吃苦,养儿育女,还用自己首饰资助丈夫求学,为他操持家务,跟着他辗转漂泊。读来令人泪目。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1925年左右,朱鸿钧给朱自清写信,说:“今日举箸提笔,多有不便,唯膀子疼痛厉害,大约大去之期不远已。”朱自清想起父亲,不禁泪流满面,于是写下《背影》。1928年,30岁的朱自清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此时年逾六十的朱鸿钧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散文,当即老泪纵横,伏案痛哭。

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肺腑,网友笑称:实情很扎心,被骗这么多年

朱鸿钧,一个旧时代标准父亲的代表,独断专横,唯我独尊。与一个受到新思想洗礼的儿子的纠葛,是当时社会里一个缩影。

父亲是我们童年里仰慕的英雄,他无所不能。但这位英雄也会有暮年,他的肩膀可以为你遮风挡雨,却挡不住时光的流逝 。《背影》一文对于后人来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朱自清来说却是一剂治好父子隔阂的良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