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吴婉沁 通讯员 周熠 邓琳 陈都有
清晨,山间的薄雾还未散去,长沙县北山镇三三两两的“红马甲”就拿起扫帚上路了。每天,这些来自各个岗位的志愿者都会主动走上公路巡查、保洁,协助“路长”守好每一寸路产路权。

北山镇志愿者参与公路养护工作。北山镇供图
公路通向的是群众,连接的是人心。今年来,长沙县在公路管养上下“绣花功夫”,全面深化“路长制”工作,党员干部在公路管理上“施策”,镇街乡村在公路景观上“比美”。绵延起伏、高低错落的公路,如飘落城乡之间的彩带,托起了长沙县人民的幸福梦。
走出民情民意 带来“一路向阳”新生活
十月深秋,融融暖阳铺洒下来,照得屋子亮堂堂。只要得空,开慧镇锡福村象背里组村民彭云芳便走出自家小卖部,站在门前晒晒太阳、喝口茶,笑容爬满了脸颊。
一棵参天大树到一桩树墩的转变,为这一家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彭云芳家门前树桩。吴婉沁 摄
“这棵树无论对居民还是行人,都存在安全隐患……”一个月前,工作人员开展“路长制”巡路时,经过开慧镇锡福村象背里组村民彭云芳家,对着一棵距离村民家不足20厘米的“怪树”打量了半天。
彭正球巡路过程中了解民情民意。吴婉沁 摄
正如他所想,这棵“老顽固”已让彭云芳一家多年“不见天日”。树枝越过房顶,将瓦片、窗户戳破;树根伸出地面,将地板撬起;大片白蚁爬进屋内,断裂的树枝随时可能砸到过往行人和车辆……听到村民反映的种种不便,工作人员一行现场办起了公:判断路面隐患、明确责任部门,连同全线大小隐患一同派发工单。
隐患处置后,彭云芳将房屋粉刷一新,车辆通行视野开阔畅通无阻。吴婉沁 摄
工单一发,部门报到。长沙县交通运输局作为责任单位现场勘查,做出设计方案,并征得村民同意。几天后,大卡车开进组里,将彭云芳门前几十年的“老顽固”锯下,将露出地面的根拔起,彻底斩断了乡亲们多年的烦心事。
“路长就是要在路上‘走’出问题、‘走’出民情民意。”长沙县路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级路长借巡路工作走到群众身边,聆听群众关切,一手“接单”,一手“派单”,为每一条民情民意找到责任人,让群众呼声得到有力回应。
赛出最美风采 焕发“比学赶超”新活力
山水相依、水杉错落,一季一景、美轮美奂……这是人们对江背镇好三线的描述,驰骋其间,让人有“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凭借超高颜值,该公路入选长沙县2021年度“最美农村路”之一。
今年盛夏,从线上到线下,从旅游路、景观路、产业路到振兴路,12个镇街在“最美农村路”评比活动中尽情展现公路风景。经过三轮考核,金井、春华、江背、果园镇四条公路脱颖而出。
江背镇好三线成为独特风景。章帝 摄
“通过评比,我们看到了‘新’、看到了‘美’,交通推进乡村发展的势头有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活动主办单位县路长办负责人说。一个月来,专家评审团边走边看、边学边议,在景观中找不足,在管理上找缺口;各个镇街拿出十足干劲,砍青、巡查、添绿化、强执法,让每条路呈现出新样貌。
要将美景维持,需要多花心思。为破解全县“路长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下半年,县路长办组成指导组,奔赴19个镇街,通过座谈调研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镇街“路长制”工作开展中的问题答疑解惑。
有了面对面指导,各级路长、公路专干对路产路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路长制综合信息化平台操作使用有了深入了解,为今后公路养护工作质量更优、进度更快、处置更细、服务更全提供有力支撑。
治出实在成效 营造安全畅通新环境
10月28日,在黄江公路印山支线路旁,施工人员一捧接一捧将水泥糊上水沟墙,用平铲将水泥拉出笔直的线条。“路肩水沟盖板被大货车压坏,形成十米长的坑洞,只有及时清除,才可以保障道路安全通行。”长沙县交通运输局黄花片区工作人员周铁乔说。
周铁乔(左)监督公路隐患处置施工。吴婉沁 摄
6点多起床,7点多备好工具、检查车辆,8点多奔赴工作一线……天天同灰尘、泥土打交道,寒风吹、烈日晒、暴雨淋,这是周铁桥的日常,也是无数“交通人”的工作缩影。
“我局形成公路隐患处置机制,做到‘闻令而动’。”周铁乔介绍,全县农村公路隐患主要通过“路长制”派发工单、群众反映、自主巡查三个渠道来发现,再经过调查、设计、施工、验收四道工序,确保每一处隐患改到位、改到标准,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建设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县路长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长沙县在全县开展路面提质改造、绿化美化提升、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等行动,全面提升公路通行能力。立足“十四五”,该办将继续统筹协调做好“路长制”工作,不断提升公路养护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平,打造更多“安畅舒美”的路域环境,助力长沙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