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蚂蚁集团王小颖:从公众意识倡导出发,搭建消费侧与产业侧联动绿色发展的桥梁

作者:王琦 785

11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碳中和主题论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 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共聚一堂,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金融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参加碳中和主题论坛的圆桌环节时,蚂蚁集团绿色发展办公室总监王小颖介绍,“双碳”目标宣布后,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蚂蚁集团在第一时间开展了企业碳排放的盘查,并设定了碳中和的目标。

“蚂蚁集团在内的很多企业虽然没有被纳入控排企业序列,但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包括蚂蚁在内的互联网科技行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中和,也开展了许多工作。”王小颖说道。

作为互联网行业中率先公布碳中和目标的企业,蚂蚁集团在3月12日承诺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4月份,蚂蚁集团公布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包括2021年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的中和,2030实现净零排放(范围一、二、三)。

据王小颖介绍,在宣布碳中和目标后,蚂蚁集团也在探索技术如何更好地支持绿色发展。

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首次规模化应用了“绿色计算”,采用了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实现算力共享,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这是蚂蚁集团宣布碳中和计划以来,通过技术助力绿色发展的又一次探索。此前在9月份,蚂蚁集团上线了蚂蚁链“碳矩阵”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帮助企业进行碳中和全流程管理。

王小颖说,蚂蚁集团的战略里有三个关键词:普惠、绿色、可持续。同时蚂蚁集团一直在尝试把“绿色”等关键词,从战略层面分解拆分到业务层面。“我们去年下半年在启动规划碳中和路径的同时,也在优化和升级组织结构,成立了蚂蚁集团绿色发展办公室,以协调公司内部各项业务的绿色发展。”

据介绍,蚂蚁集团的绿色发展框架分为五个方向,分别是绿色责任、绿色生活、绿色金融、绿色科技和绿色投融资。以绿色生活为例,“蚂蚁森林在过去五年里构建了一套低碳生活激励体系,即用绿色能量鼓励公众低碳生活,以真实捐赠的形式如种树、设立公益保护地将其(公众低碳行动减排成果)落实下去,目前已经有6亿人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些低碳行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用户的日常生活方式。由此构建了五个维度的低碳行动:绿色出行、减少出行、减电排放、高效节能、循环利用,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王小颖说道。

蚂蚁森林的“公益激励模式”也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可。今年8月25日“全国低碳日”当天,蚂蚁森林就正式开启了“绿色能量行动”,海尔、一汽大众、饿了么等首批1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共同以“绿色能量”作为奖励,推动消费者更多地选择节能降耗、低碳减排的产品服务。今年双11天猫首次设立“绿色家电”会场,海尔、美的、海信在内的30多个家电品牌参与,以“绿色能量”作为激励手段,鼓励消费者更多选择绿色产品,开启仅9小时,就有超过12万件符合国家一级能效的“绿色家电”被消费者买走。绿色能量带动家电消费更环保节能,也成为了低碳生活的新动力。

在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融资方面,蚂蚁集团相关的业务都在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向。例如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2018年就开始探索小微企业的绿色评价体系的金融服务,给予一些评价较高的小微企业信贷优惠。在支付宝理财平台上,对入驻基金的esg表现构建评价体系,设立绿色基金专区并持续优化,形成平台的倡导和态度。

与此同时,在投资层面,蚂蚁集团还在积极布局和关注,例如参股哈啰单车、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布局这类行业是希望构建一整套体系,更好的发挥生态的力量,把绿色从战略层面逐步落实到业务层面的执行,并且通过设立相应的组织结构,推进绿色在公司里慢慢发生,服务于更多的伙伴和社会。”

低碳生活一定程度上反向推动行业革新。“比如使用充电桩这一低碳场景,充电一个小时可获得32克能量,这能形成一种倡导教育,背后再与产业相结合链接,可以从消费端搭建产业绿色发展的桥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