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1948年2月底,在南京万国殡仪馆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灵堂成亲

,一对夫妻披麻戴朝着父亲的棺材三跪九叩首,而他的母亲也穿着孝衣坐在旁边受了礼。

这对正在灵堂成亲的夫妇是周幼海和施丹苹,棺材里躺着的是周幼海的父亲周佛海,究竟是为了什么才会发生在灵堂成亲这样的事情呢?

1

周幼海是周佛海和杨淑慧的小儿子,从小备受宠爱,周佛海一生有两儿三女,前妻和杨淑慧都为他生了一儿一女,1941年他去日本看病时和日本一名护士生下了一个女儿,夫妇俩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周幼海身上。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周幼海出生于1922年,和父亲这个大汉奸不同,周幼海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走上了一条和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从1939年起就一直是抗日的。

1941年暑假,周幼海想要脱离父亲的掌控去大后方,在自己同学姚祖彦的帮助下他逃离了上海,周佛海得知后下令将自己的儿子抓回来,在杭州,周幼海被汪伪76号的特工抓住押回了上海。

逃跑不成的周幼海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后来还是周佛海下了严令,让他去日本庆应大学读书,虽然抗日的思想没有改变过,但是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周幼海都是一个纸醉金迷、迷恋美人的花花公子。

1944年的一天,周幼海在国际饭店的二楼订了位置邀请上海交际场的名花夏丹维吃饭,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和这位交际名花相好交朋友。

夏丹维接到邀请后不好独自前往,就拉上了自己的好姐妹施丹苹,当时一起吃饭的还有周幼海的同学张朝杰。

周幼海当时是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他梳着光亮的分头,穿着笔挺的西装,风度翩翩,饭桌上谈吐风趣妙语连珠,气氛非常热烈。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饭后大家又喝起了咖啡,晚上11点时,国际饭店的乐队演出停止要打烊了,但是周幼海还不尽兴,硬要叫乐队继续演奏,每奏一首就给5块钱的美金,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不敢得罪他,只能重新上台继续演奏,一直演奏到凌晨一点,周幼海也有些乏了这才作罢。

说来也巧,周幼海这次本是奔着夏丹维去的,没想到吃了一顿饭反而是看上了施丹苹,晚上结束后从国际饭店出来,周幼海和其他人告别后,非要送施丹苹回去,施丹苹表示自己就在这附近住不用相送,周幼海反而不依了。

最后周幼海拉着施丹苹上了自己的汽车,他驾驶着汽车在跑马厅绕了一大圈才送施丹苹回去,而施丹苹就住在金门饭店,和刚刚吃饭的国际饭店近在咫尺。

当时的上海正在实行灯火官至,马路上漆黑一片,连个人影都没有,但是周幼海不管这些,整个人的神情是非常兴奋的。

回到金门饭店后,周幼海执意要送施丹苹回房,到了房间后周幼海却当先走了进去,他把自己的外套一拖躺在床上,说道:不走了!与此同时,周幼海从怀中掏出支票本,问施丹苹:你要多少钱?

显然,周幼海将施丹苹当成了那种女人,这让施丹苹很是愤怒,她十分反感地说道:你给我放尊重些!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然而周幼海却充耳不闻,依然自顾自地解着自己的衣服,施丹苹害怕他动用其他的手段,连忙向卫生间里跑去,把门锁上了。

施丹苹如此不识相让周幼海恼怒不已,卫生间的门打不开,周幼海愤怒地把梳妆台上的东西全都打碎了,他还不解恨自顾自地喘着粗气,这时候从前台打来了一个电话,原来是张朝杰怕周幼海闹事,特意从前台打电话叫他的。

周幼海捡起地上的衣服往出走,临走时还对施丹苹恐吓道:施丹苹,你给我等着,明天我再和你算账!

听到房门“砰”的一声,躲在里面的施丹苹侧耳听了半天确认周幼海真的走了后才打开门走了出来,这次见面周幼海的无礼举动让施丹苹对周幼海的印象非常差,第二天,施丹苹一直提心吊胆周幼海来找她的麻烦,但是周幼海并没有来“算账”,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2

抗战胜利后,周佛海这个大汉奸虽然靠着一些手段侥幸保住了性命,但也被关押了起来。

周幼海的“靠山”没了,加上在此期间经历了很多曲折,他也从一个花花公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周佛海被软禁后,戴笠眼红周家的巨额财产,就以周佛海心脏病复发为由想要将杨淑慧和周幼海骗去重庆,方便他“接收”周家的财产,然而周幼海知道戴笠没安好心,和戴笠吵了一架,但在特务们的“保护”下只能和杨淑慧去了重庆,随后就被戴笠软禁了起来。

1946年3月,戴笠飞机失事后毛人凤接替职位,周幼海在胡晴安的担保下被释放,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周幼海只能去成都,不能回重庆或上海。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到了成都后,周幼海遇到了自己在香港岭南中学读书的同学肖梦能,肖梦能是名共产党员,在肖的帮助下周幼海秘密回到了上海,在被软禁的半年多时间里,从前那个花花大少一去不复返了,他忽然间成熟了,不再纵声犬马,积极地寻找共产党准备参加革命。

在上海周幼海得到了张朝杰的妹妹张朝素的帮助,因为张朝素和丈夫田云樵都是共产党员,在二人的介绍下,周幼海在1946年6月去了江苏淮阴,同年8月周幼海入党成为了特别党员。

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周幼海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周之友”,但大家都习惯了,一直称呼他幼海,在苏北学习了四个月后,周幼海于同年10月秘密返回了上海。

回到上海后,周幼海在田云樵的带领下组建了“策反工作委员会”,因为工作原因,周幼海和施丹萍第二次相遇了,此时距他们第一次见面已过去了两年时间。

当时的施丹苹很有钱,生活也很优渥,虽然不属于巨富级别,但也是中产阶级,因为不愁金钱所以她很活跃。

1947年春,一天中午周幼海和田云樵吃饭恰巧碰见了施丹苹,周幼海朝着正在服务台打电话的施丹苹指了指,对田云樵说道:那是上海有名的交际花施丹苹,我认识的。

田云樵不信,说他是吹牛,周幼海对田说那你看着吧,说完就起身朝施丹苹走了过去,施丹苹打完电话后也看到了周幼海,周幼海抢先开口说道:前年的事情实在是冒犯了,很对不起,请你原谅。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施丹苹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能给周幼海难堪,就点头微笑示意,周幼海将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了施丹苹,还说以后可以常联系,施丹苹把地址朝包里一塞出去了,施丹苹对周幼海的印象还是没有改变,认为他就是个纨绔子弟。

然而周幼海这次却认真起来了,再次见到施丹苹也许是心里作祟,周幼海真的追求起了施丹苹,他打听到了施丹苹的住处,每天上午他都会叫人送一束花给施丹苹,鲜花上放着一张卡片,写着一些充满理想主义的话语。

周家的财产虽然大部分都被军统特务抢去了,但是鸡蛋不可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周家还是有一些钱的,平时周幼海仍是一副公子哥的形象,但是谁也不知道周幼海是个地下工作者。

有一次周幼海约施丹苹去吃法国大餐,看完账单后周幼海有些咂舌,连声对施丹苹说道:你猜这顿饭得多少钱?太贵了!施丹苹听后诧异不已,在她看来周幼海不缺钱,她还是第一次见有富家子弟也讲节俭的,也许是周幼海这一次形象不同以往,施丹苹对他的印象稍好了一些。

但是这个印象也仅仅是好一些罢了,周幼海依然是雷打不动地送花,施丹苹依旧是爱搭不理,两人的关系没有更大的进展。

3

周幼海见自己送花不能打动施丹苹,就开始整天追着施丹苹,甚至干涉了她的社会活动,有一次兰心大戏院演出《秋海棠》,剧中需要几个临时演员,就找打了施丹苹和夏丹维出演,但是周幼海知道后,就是不让施丹苹去,说她这样抛头露面的不好。

施丹苹自然不会听周幼海的,演出结束后施丹苹和朋友们去吃夜宵,周幼海就在外面等着,当天施丹苹一行人喝了些酒,出来的时候施丹苹已经有些踉跄了,周幼海连忙跑过去扶着施丹苹,将她送回了家。

有一次深夜,周幼海送施丹苹回家,看见路上无人,周幼海竟然双膝跪在地上向施丹苹求婚,还发誓一定要和施丹苹在一起,至死不渝,施丹苹对周幼海的行为很反感,打了周幼海一巴掌,谁知周幼海不以为意仍然长跪不起,但是施丹苹始终不肯表态,弄得两人都非常尴尬。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但是周幼海始终不死心,就这样追了大半年,施丹苹才同意和周幼海建立恋爱关系相处试试,施丹苹让周幼海陪她回常州让家里人看看。

回家后,施丹苹的父亲不同意,说道:你怎么能嫁给一个大汉奸的儿子呢?然而施丹苹却是说道:他父亲是汉奸但他不是汉奸,她的父亲坚决不同意,施丹苹一气之下带着周幼海离开了家。

4

从常州回来后,周幼海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杨淑慧,杨淑慧城府颇深,听了儿子的话后没有表明态度,在一次去探望周佛海时将这件事告诉了他,周佛海听后说让施丹苹过来他看看。

1947年秋,周幼海带着施丹苹去了南京见杨淑慧,对于未来婆婆的厉害施丹苹听周幼海讲过多次,抱着敬畏之心见了面后,两人之间的相处倒也和谐,杨淑慧也算是默认了这位儿媳妇。

几天后,杨淑慧带着周幼海、施丹苹去监狱里看望周佛海,观察了施丹苹一阵子后,周佛海说道:施丹苹,幼海以后就交给你了,他也同意了这门亲事,随后周佛海将监牢里关押的其他犯人都招呼出来说见见自己的儿媳妇,整个人非常高兴。

当时周幼海的工作主要是策反,所以他经常去南京,在请示了党组织后,周幼海去监狱里想要说服周佛海让他给以前的部下写信起义反正。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这件事保密,但是因为两人已经确定了婚姻关系,周幼海就将自己的身份讲了出来,施丹苹从此就跟着周幼海一起干起了革命工作。

1947年冬天,杨淑慧同意周幼海和施丹苹在上海订婚,由于周家的特殊性,所以没有邀请太多人,只是在公寓内设了两桌酒席,在订婚宴上,杨淑慧和施丹苹“约法三章”。

一、自订婚之日起,施丹苹退出交际界,不再和任何人来往。

二、虽然周佛海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杨淑慧相信凭借周和蒋的关系,一定可以保外就医,因此要求她们的婚礼要等周佛海出狱才能办。

三、施丹苹从即日起就入住飞腾公寓。

5

杨淑慧还想着丈夫能够保外就医,结果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就在狱中心力衰竭而死,杨淑慧得知后痛不欲生。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周佛海的尸体被送到了南京万国殡仪馆,在入殓前,杨淑慧将周幼海和施丹苹叫到自己跟前说道:你们的婚事,我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在灵台前披麻戴孝成亲,一个就是等到三年守孝期满再举办婚礼,你们两个自己决定吧。

周幼海和施丹苹商量后决定接受第一个选择,也就是在灵堂前成婚,于是,一出前所未见的灵堂成亲就这样出现了。

周佛海的死杨淑慧并没有大肆宣告,只是告诉了几个亲近的老部下,到了开吊那一天,前来吊唁的人没有几个,只来了洪兰友、陈方等少数几人。

周幼海和施丹苹二人头上戴着孝帽,穿着孝服,请来的司仪一本正经地喊道:向父亲叩头,二人朝着棺材三跪九叩首,然后向坐在旁边的杨淑慧磕了三个头,行礼完成后周佛海才盖棺入殓。

下午四点,一行人回到了寓所正式举行了人间婚礼,在家里摆了三桌,周、施二人穿着婚服一一敬酒,等到深夜时分才散了席。

周幼海和施丹苹结婚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地下工作当中,上海解放前夕,军统毛森一直在上海抓人,周幼海和施丹苹二人在田云樵的指示下潜藏了起来,直到上海解放他们的地下工作方才结束。

1948年,南京一男子在父亲灵堂成亲,只因母亲给了他两个选择

1954年初冬时分,周幼海因为在施丹苹患肠粘连病住院期间与一个借住在周家的女人有了私情,施丹苹得知后非常平静地与周幼海离婚了,尽管杨淑慧再三劝说,施丹苹依然不改心意,这段感情就这样中断了。

虽然离了婚,但是施丹苹对于周幼海还是深爱着的,这在以后的岁月里是被证明了的,因为在施丹苹的一生中,周幼海是最爱她的人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