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高二了,一直学不下去怎么办,高一基础也不是很好,反正到高中就颓废了,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前言
你好,我们管心营是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专门处理由厌学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大概2000字,分三个方面来解答,具有一定专业性,阅读需要耐心。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创作不易,希望你能够双击点赞鼓励一下我们的创作。
“上了高中之后就颓废了,高一基础不好,高二了也不学不下去。”
你的问题是,努力还来得及吗?
如果我告诉你,来不及,你打算怎么办呢?
如果我告诉你,来得及,你又打算怎么办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管心营遇到很多次,看起来是在问学业发展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内心的目标不够坚定。
本质是你不确定这件事情要不要去做,或者你希望得到一个答案,告诉你“你不需要去做这件事情。”
假如是吃饭,5点没吃上饭,你7点的时候不会问,“现在7点了,我吃饭还来得及吗?”
假如是睡觉,11点没睡着,你12点的时候不会问,“现在12点了,我睡觉还来得及吗?”
你看这些事情,你根本就不会考虑来不及的问题,对不对?
什么事情,你会问到底来不来得及呢?
其实是那些不确定、并且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比如,农民播种的时候,他会想距离冬天还有多久,再不播种可能就来不及了。
比如,外卖小哥在送外卖的时候,他看见这个红灯,万一超时的话,他要被扣钱了。
关键在于什么呢?聪明的你可能发现了,来不及的背后有潜台词。
——假如我没有按时间完成这个任务,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就白费了?
对失败的恐惧,引起了厌学问题,让你学不进去,才是你真正的问题。
下面管心营就从三个方面来解答你的问题,高考、拖延、智慧。
1
高考:本质是内卷
成功和失败是相对的,需要参考一个具体的目标。
比如,考大专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是一个目标,考名校也是一个目标。
对于目标考名校的人来说,考到普通大学就是失败;对于目标考大专的人来说,考到普通大学就是大成功。
虽然你没有说具体的目标,但是按照你的描述来看,你可能大概率是考不上你想要的学校。
按照我的经验来说,这个目标往往不是你自己的目标,而是外界给你的目标。
因为一个人假如自己渴望考上好的大学,那么不用任何劝,他自己都会努力。
而一个人没有内在的目标,只是听从父母的话去学习,卷得赢还好,卷不赢的情况下,即使是父母正面的鼓励也是一种压力——毕竟鼓励的背后的期待和要求,是希望孩子做到什么。
高中学习的残酷之处,并不是绝对成绩的多少,而是相互之间的比较。
高中的学习,讲到本质,就是在竞争,就是在比较,就是在内卷。
在高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内心一定是焦虑和竞争的。
与其说是学生们厌学,倒不如说是学生们讨厌竞争。
现在的学生学习辛苦的地方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在于学习的竞争压力。
高考本身就是一种内卷,每年招生的名额是差不多的,a大学今年只招10个人。
这届的学生质量,即使从600分提高700分,a大学的名额也不会再多一个,还是固定10个。
每个人都想上a大学,就像每个人都想中彩票,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中彩票,彩票就不值钱了。
2
拖延:任务过期就不用执行了
当你对失败恐惧时,那么你也就成了期望的奴隶。
对所有失败的恐惧,都隐藏着期待,隐藏着不满意。
期望过大的时候,你一定会对现状不满意,并且处处是问题。
当你在抱怨的来不及的时候,行动上其实是一种拖延行为。
特别是当是任务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个体又对自己的失败过于焦虑的时候,拖延是再正常不过了。
高考本身就是一个难度巨大的任务。
前面也说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并不小,甚至可以说高考是大多数人这一生中经历的最大一次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两个条件都符合了,所以对失败恐惧是必然的。
这里你可能就会有一个疑问了,既然自己这么怕失败,为什么还拖延,而不去动手学习呢?
很简单,学习是一件需要调动大量身心资源的任务。
而处于焦虑中的人,往往效率很低,感受上就是“学不进去”。
当一个人效率很低,又要去执行一个需要调动大量资源的任务,你猜会怎么样?
会累死,不过潜意识是不会让我们去死的,它启动“拖延”。
比如,下周要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假如要取得成就需要100,每天效率的是10,运转也完不成任务该怎么办?
假如是一台电脑的话,它就会死机。
但是人和电脑不一样,人要聪明多了,人不会死机,人会聪明的待机——拖延。
毕竟只要拖到比赛后,这个任务就不用运转了。
对任务失败很恐惧,但是比任务失败更加可恐怖的是死掉,累死要更加让人恐惧。
同样的,你只要把高考的学习任务拖到高考后,那么你就不用执行学习任务了。
在这种情绪下,鸡汤往往是没有用的,毕竟大家都尝试过失败的挫败感。
“来不及”的潜台词就是,既然我都会失败,那我干嘛还努力?还不如拖到最后,我就不用处理这个问题了。
3
智慧:越是学习,效率越高
最后还是讲一点鸡汤,电脑可以升级换代,而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升级”智慧。
管心营非常喜欢用锻炼来比喻学习。
如果这个点能帮助到你的话,也希望你能点赞关注一下我们,帮助一下我们。
学习和锻炼真的很像。
你每学习多一点,你得到的知识就会多一点;你每努力锻炼多一点,你得到健康就多一点。
你越学习,你的学习能力就会越强。
就像锻炼身体,越锻炼,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不知道你有没有跑步的经历,假如你曾经坚持跑步,你就有可能会体会到这种感觉。
一开始的时候,你跑一公里都感觉气喘吁吁的,十公里对你来说遥不可及。
但是你坚持一两周之后,你会发现跑一公里很轻松了,两公里也可以接受,三公里勉强也能试一试。
这是因为通过跑步锻炼身体能力变强了一公里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而跑久了之后,五公里、六公里也不在话下,等能坚持跑八公里的时候,十公里的目标看起来就很简单了。
人的潜能是很大的,越是积累就越是强大。
学习也是如此,越是学习,智慧就增长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越复杂。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只会十以内的加减法,长大一些会加减乘除,再长大会复杂运算、几何等等。
你越是学习,智慧就越是增长,而且智慧的增长和锻炼一样,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你13岁学习来得及,你30岁学习也来得及,61岁学习也来得及;而锻炼也是,你13岁锻炼很好,你30岁锻炼也很好,你61岁锻炼也很好。
即使别人赢过了你,他增长的智慧也是他的,不是你的;锻炼也是如此,即使别人跑得比你远,身材比你好,那也是他的,不是你的。
但是同样的,你学习得到的智慧,你锻炼得到健康,也是你的,不是别人的。
当你学习久了,你自然就效率高了,而你高效率的学习,又让你学习到更多知识。
您的所有转载,都会帮助到厌学症孩子,所以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