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作者:读经典看世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有一幅名为《马市》的大型画作,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著名女画家和写实风格的雕塑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1822-1899)。

这幅画创作于1853年,是在巴黎医院大道马匹市场的启发下创作的。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马市》

《马市》,就是马的交易市场。

画中的马市,在巴黎的一条医院林荫大道上,从背景中可以看到有妇女救济院。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马夫们赶着骏马匹来到市场进行买卖。马儿们肥壮结实、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每匹马的毛色都不一样,神态也各不相同。

阳光普照,人和马都沐浴在阳光中,充满了生命的激情。

当时,这副作品轰动巴黎,受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和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典型代表人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交口称赞。罗莎·博纳尔自己则把这幅画称作是她自己的“帕台农神庙(the parthenon frieze)”。

这幅画也远传英国,使罗莎.博纳尔成为尽人皆知的名画家。

罗莎·博纳尔的《纳韦尔人的耕作》也很受欢迎,一位评论家写道:“常到卢浮宫参观的人总要在《纳韦尔人的耕作》一画前停步观赏。”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纳韦尔人的耕作》

1865年,欧仁尼皇后亲自授予博纳尔勋章,以表示对她艺术的肯定。

罗莎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一点儿都不亚于她在她祖国的。

美国铁路大亨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收藏了她的这副作品,又于 1887 年将马展遗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也是一位崇拜者。

1894 年,她还获得由英国威尔斯亲王乔治(即后来的乔治四世)设立的圣乔治大十字勋章,成为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女性。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除了画作,罗莎·博纳尔本人也极富个性。

1822 年,罗莎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她的父亲也是一个艺术家。

罗莎从小就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孩子,她不喜欢阅读,却非常喜欢画画。还不会说话时,就会用铅笔和纸一次画上几个小时。在学校里,罗莎经常捣乱,被许多学校开除。她的父亲誓志要把她培养成一个画家,还允许她把活的动物带到家里的画室来观察和研究。

罗莎14岁时开始在卢浮宫临摹油画,

18岁时就崭露头角,展出画作《山羊和绵羊》和《两只兔子》。

罗莎最喜欢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holas poussin)和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彼得·保罗·鲁本斯也是17世纪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在卢浮宫,罗莎认真学习巴和研究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镇的一个非正式流派的法国风景画艺术家群体,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而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的画家,这对印象主义的画风影响很大)以及荷兰动物画家们的作品,她借鉴了巴比松画派的经验,同时又吸取了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优点,创作出一幅又一幅充满生机的作品。

罗莎热爱大自然,热爱牛马和羊群。

她终生未嫁,而是和搭档娜塔莉·米卡斯一起生活了四十年。

她将全身心投入到了艺术中,她说:“很多女人结婚后就像绵羊被献祭一样失去了自我。”

她还在巴黎的屠宰场学习动物解剖学和骨科,并在巴黎的国家兽医学院阿尔福特兽医学院解剖动物。

罗莎的父亲对她影响很大。在父亲的推荐下,她结交了一群思想进步开明、主张男女的绝对平等的群体,并说:

“为什么我不应该为自己是个女人而骄傲?我的父亲,那个充满热情的人类使徒,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改善人类是一个女人的使命……由于他的教义,我为我自豪的性别展现了伟大而光荣的雄心,我将捍卫她的独立,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她自信、大胆,不虚伪不造作性格倔强,曾经担任过第二帝国时期皇家青年绘画学院的院长。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rosa bonheur 的肖像,收藏于凡尔赛宫法国历史博物馆

她抽烟、骑马、喜欢穿裤子……这在那个没有女权可言,甚至有才能的女性都要遭受质疑的年代,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势必引起轰动。

罗莎·博纳尔也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第一位画作被拿来炒作的画家,是同时期法国收入最高的画家之一。

凭籍画作收入,罗莎·博纳尔的生活非常舒适。

1859 年,她在靠近枫丹白露森林的 by 购买了一座城堡。在这里,她一边饲养动物,一边画画。狗、马、各种鸟、猪、山羊,甚至母狮,什么都养过。

博纳尔:一位拒绝婚姻、女扮男装,倾心于艺术事业的杰出女性

《猎犬》,1856年,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899年巴黎郊外的托默里 她的城堡中去世,她在临终时说:“……我相信未来是我们的。”

罗莎去世后,和娜塔莉·米卡斯 (nathalie micas) 一起被安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罗莎·博纳尔过世后,她的作品受到当时正在兴起的现代艺术的冲击,很快就失去了光环。但她那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却一直都是后世,尤其是女性们的楷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美国女性主义者把罗莎·博纳尔视为先锋、典范,罗莎·博纳尔便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