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大地惊雷》是科恩兄弟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因为它既有《冰雪暴》中为女警长玛姬保留的温暖,又回避了《老无所依》中对罪恶的无力。
影片讲述了在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部14岁的女孩马蒂·罗斯在法警考伯恩和的德州骑警勒波义夫的陪同下到荒蛮的印第安人领地追踪杀父凶手的故事。

在西部的印第安领地里不相信眼泪,这里依然是被法律和文明遗忘的角落,它只信奉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与绰号为“大公鸡”的法警考伯恩相比,罗斯显然不属于硬汉类型的强者,她唯一的一次在野外露营的经历,还是跟随爸爸去公园猎浣熊。她也无法驾驭自己的小黑马,她轻盈的身体,甚至也让小黑马产生了自己背上只有虱子的错觉。
但人终究不是靠蛮力制胜,真正的强者,是集智慧,信仰,勇气,力量,坚韧等特征于一身,罗斯单薄的身体下藏着那伟大的灵魂,正如她在给母亲写的信中所说的那样:
最挚爱的母亲,我即将开始一段伟大的冒险,我听说汤姆·切尼逃入了荒野之中,而我将协助当局将他捉拿归案,你知道爸爸总让我坚信正义,就像他一直做的那样,所以别为我担心,纵使走过死亡笼罩的山谷,我也不怕害,万物的造物主俯视着我…我父亲的死,终将迎来复仇。
骑马涉水过河追赶对岸的考伯恩和骑警勒波义夫这个场景,应该是十四岁的小罗斯的成人礼,自此,在没有文明,没有法律,只有强存弱亡的自然法则河对岸,小罗斯经历了一次次险境,她用智慧调解着两个硬汉同伴之间的矛盾,她用智慧和勇气赢得了同伴的尊重,勒波义夫最后以“我错看你了”的道歉纠正了自己先前对罗斯的偏见和傲慢。
最重要的是,她以失去一条胳膊的代价,用同伴的枪结束了凶手汤姆·切尼的生命,实现了为父亲报仇的夙愿。
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欠下的终究都会被偿还,除了上帝的恩泽,没有什么是免费的。
罗斯这句极具预言性质的画外音,似乎表明着科恩兄弟渗透在影片中雄心勃勃的价值观:谁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做出代价,命运会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回报。
法警考伯恩暴躁,嗜酒如命,执法凶狠,果断,常常越界。与文明世界格格不入,在河对岸的印第安人领地却如鱼得水,曾以一人之力战胜七个匪徒,勇猛非常。他是天生的强者,却注定要成为被文明放逐的人。两任妻子都相继离他而去。唯一的儿子也不喜欢他,他成了文明社会的酒鬼,荒蛮西部世界的镖客。
德州骑警勒波义夫,日夜不停地追捕汤姆·切尼,表面上是为了荣誉和责任,实际上是确是为了丰厚的酬金。他因考伯恩的误射断了一根肋骨,被匪徒骑马拖曳几乎断了舌头,也在与汤姆·切尼的搏斗中差点丧命。
风雪中小流氓博本旅馆门前那三个死去的匪徒,其中一个在临死前还担心自己会死无葬身之地,会被狼吃掉,可结果却一语成谶。还有那具高高挂在树枝上的那具无名尸体,任由老鹰前来啄食。
所有这些场景,血腥暴力下掩隐着荒凉,悲戚和徒劳。选择什么样的命运,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容不得你后悔,也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
有一个情节可能许多观众觉得无法解释,为什么考伯恩在巴格比的杂货铺门前,两次将一个印第安小女孩粗鲁地踹下去,而小女孩却无动于衷,逆来顺受?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这个强者为王的世界里,弱者只能被俯视,居高临下,接受仰视是强者的专利和荣耀,这是西部世界的传统。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画面是,当找到匪徒奈德·比伯的藏身洞穴时,从洞穴内看考伯恩的画面,是不是特别像《搜索者》里那个被隔离在文明世界的门外的硬汉伊桑(约翰·韦恩饰),这大概也是向约翰·韦恩致敬吧,毕竟,约翰·韦恩的在1965年的那一版《大地惊雷》,也是西部片中不可多得的经典。
令人感伤的是,时间总是从我们身边静静溜走,西部印第安人领地的探险也注定会成为传奇,二十五年后,已经退休的考伯恩在戏剧表演中缅怀那些辉煌的昔日时光,直至去世。独臂的罗斯也成为时代的谢幕者,守着心中的那份孤独与荣耀,逐渐老去。
文明时代的到来结束了荒蛮,暴力和血腥,同时那个寒冷,个性和张扬的西部世界也消失殆尽,有时真不知道是应该为此高兴,还是为此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