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作者:惊鸿似人间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往今来步入仕途的读书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有人想要万贯家财,有人想要名留青史,凡此种种都透露出人们目的中的自私和利益。

诚然,梦想本来就是没有定义的,但是当你坐上“父母官”这个位置时,有许多东西都需要有所改变。“爱民如子、公正不阿、不畏强权”这些都是读书人为官后需要拥有的特点。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对此历史对人们开了个玩笑,在不可计数的“父母官”中,少有人可以做到这些特点,如此之多的人,却只有少部分人被人记住其真实身份,那个“父母官”的身份。可世事无绝对,有一人足以标榜——于谦。

对于“于谦”这个名字,相比有许多人都十分熟悉,不过他不是德云社的于谦老师,他是明朝名臣——于谦。自于谦出生以来,一直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事件发生在他的身边,好似为了培养他一般。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据传闻,于谦是“文天祥”的转世,相传在于谦出生时其父梦见了文天祥托梦,随后不久,于谦便在当天出生了。如此的说法一下子传遍了大街小巷,有人抱着怀疑的看法,也有不少人相信转世一说。

于谦自出生起便有着不小的名气,并且自身的才气也是极高。在拥有过人的才气和实力下,于谦被明宣宗给予厚望,而于谦也并没有辜负明宣宗的期待。

汉王朱高煦举兵谋反,于谦与明宣宗一同出征。不久后汉王朱高煦投降,当时身为御史的于谦一口气将朱高煦的所有罪行一一列举,义正言辞地大声喊出。在于谦自带的威压下,汉王不自觉地低下了头颅。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对于于谦对汉王的正义宣读,明宣宗十分开心,认为于谦必然是一个中正之士,于是便重用于谦,甚至连当时朝堂忠臣“三杨”都十分在意于谦,对他们而言,一个忠臣对明朝朝堂有着巨大的影响。

无论是明宣宗还是“三杨”都十分认可于谦,但是却有一人却与之相反——明英宗朱祁镇。在“三杨”重臣陆陆续续离世后,朱祁镇也开始亲政,而他却做出了种种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

好大喜功的朱祁镇,在他亲政后便向往着战争,对此朱祁镇的儿时同伴王振十分支持。当时的王振仗着朱祁镇的维护,以宦官的身份在朝堂中建立自己的党派,将锦衣卫也收入了自己的麾下。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拥有如此势力的王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朝堂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虽然孝恭孙太后在生前极力打压王振,但是在其离世后王党依然成为不可阻挡党派,此时的王党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有着王振的支持,朱祁镇好大喜功的心态也被放纵。当时位于当时云南地区,有一股谋反势力,意图自立为王,如此的情况被朱祁镇发现了,于是乎不久便发动了著名的麓川战役。

这次战役一展开便发生了四次,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明朝第一次麓川战役没有平定动乱,在后续的三场战争也开始逐渐失去了胜利的希望,最终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动乱依旧。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四场战役都以失败作为结局,如此的情况使得明朝不得不选择以议和的方式规避战争。经过麓川战役的明朝进入了国力衰弱的时期,此时的明朝可谓是国库空虚,兵力匮乏。

可朱祁镇对明朝如此的情况却不甚知晓,依然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强大明朝中,抱着如此心态的朱祁镇在不久后便遇到了另一个可以发动战争的契机。

北方鞑靼和瓦剌在经过多次内部的战争,渐渐的成为了一个集体,瓦剌也成为其中最为强大的团体。逐渐拥有实力的瓦剌开始变得贪得无厌,瓦剌每年派往明朝的使者越发增多。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在此需要提及一下瓦剌和明朝的关系和某些利益。在明朝朱元璋统治期间,朱元璋统一了蒙古,将原本的蒙古势力一分为二,并且在朱棣上位后,朱棣将这两部分势力蓄意使其相互对抗。

如此使得两股势力相互内斗,大大的降低了他们对明朝的威胁。除了这层关系外,明朝也是瓦剌和鞑靼的君主国,每年需要向明朝入贡,而明朝往往会为了彰显大国之风,以数倍的回礼送于使者,并且按使者数量增加。

瓦剌深知向明朝入贡的好处,因此在一次入贡时,瓦剌派遣了两千名使者,妄图获得极大的利益。面对如此大的胃口,明朝怎么轻易答应,当时身为监督使的王振便将赠礼直接对折,收入自己囊中。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不满明朝举动的瓦剌在不久后,以各种事情制造矛盾,意图与明朝开战。对于瓦剌的挑衅,朱祁镇又岂会忍让,于是在王振的鼓动下,朱祁镇发动了对瓦剌的北伐。

本就内虚无比的明朝,主动地开启了与瓦剌的战争,如此行径的结果可想而知。朱祁镇狂妄的亲征北伐,最终明军大部队在土木堡处被瓦剌全歼,朱祁镇被擒获,王振被自己人捶死。

国主被擒,大军逼近,明朝岌岌可危。瓦剌的首领也先以朱祁镇做要挟,让明朝朝堂大开北京国门。面对如此的局势,于谦出现了,他在狂澜既倒之时出现,扶大厦之将倾。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于谦力劝朱祁镇弟弟朱祁钰万不可后退半分,而意图言论南下者都该当诛。以于谦为领导下,明朝开启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于谦率领士兵一次又一次地将瓦剌士兵击退。

在明兵极力的抗击下,也先只能将朱祁镇放明朝。虽然朱祁镇回归后并没有做回皇帝,但是在朱祁钰将死之际,朱祁镇发动夺之变,将皇位拿回。

如此好似也并非坏诶,可是却有人对朱祁镇说了一句话。徐有贞对朱祁镇说到:于谦不杀,如何叫复辟?此话一出,朱祁镇杀于谦之心又起,于是乎便将于谦押往北京城门外,就地诛杀。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朱祁镇夺回皇位三年后,明朝一位大臣以石曹等人为例子,为冤死的于谦解释道:您被曾经助你发动夺门之变的人欺骗了。当时明景帝已经半生入土,不久后便会离世。

而他离世后,只有您和您的孩子会是皇位的继承人,如此顺遂的未来,却被那些意图发动动乱的贼子利用,以求未来自己富达,如此的贼子在不久后,也陆续的出现了不小的祸患。

可那位于谦大人却早早被冤死于城门外,何其可悲。听完大臣的一番谏言,朱祁镇幡然醒悟,于是便找曾经支持诛杀于谦的人麻烦,并且为于谦正名,颂赞他的功绩。

朱祁镇冤斩于谦,重夺皇位3年后,大臣上奏:皇上,您被骗惨了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夺门之变小结

为国为民的于谦最终死于贼子之言,幸得在后有人敢为其直言,替他正名。一代忠臣落得如此下场,不知是朱祁镇昏庸还是贼子太过狡猾。所谓的“父母官”就应该如于谦一般——为国为民,爱民如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