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花闺女漂亮在形体,成熟妇人魅力于韵味

黄花闺女漂亮在形体,成熟妇人魅力于韵味

六年前的一个周六,某团体在东湖风景区举办一场相亲会。有相亲需求者,花30元购买一张门票,获内部印刷征婚资料册一本。我以公谋私,亮出记者证免票入场,一边张挂征婚广告,一边抓拍美女。相亲会次日结束。我在现场约见几位女子晤谈,都说以后再联系,分手后她们又去浏览其它征婚启事,有一位女子居然说明天还会再来看看。

相亲会原定于下午三点半结束,到了四点半,还有不少人在会场流连忘返。相亲会是80后青年人的天下,我们这种60后过气离婚老男人几乎没有市场。3张征婚广告贴完两个小时后有人开始打我手机,接了几个电话,手机再也不响。我一直坐在一个石头上默默地守候。

两米远的一个石凳上,坐着一位中年男人。下午四时许,他自言自语地说,还去贴一张算了。我朝他一笑。他问我说,你也是来相亲的吧。我说是的。他说,你是离了的吧。我说是,你呢?他将准备张贴的征婚广告递一份给我,原来他是中学特级教师,39岁,未婚。我说,你这种条件很好找嘛!他叹了一口气说,不好找。因为在武汉市郊区一所中学任教。

他问我,你是在武汉市区工作吧。我说是的。

我是60后离异男人,他是70后未婚男子,但我感觉他的面相与我差不多老。或许,我不经意在他面前流露一丝自信的优越感,隐隐刺伤了他而唠叨起来。他说,离什么婚呢?又不是高官大款,离了婚还能找到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漂亮在形体,成熟妇人魅力于韵味

我不禁想说,单单要找黄花闺女也能找到,但不适合我。事实上,这天就有两位未婚70后女子与我联系。不过,我忍住没说,只冲他微笑。

前不久,我曾经交了一位女朋友,离异,身边没有孩子。到谈婚论嫁时,一言不合分了手。一位朋友听说我谈了一位离异女朋友,显示出一种不屑。

男人离异后,再找黄花闺女为妻,似乎才叫本领本事。这种世俗偏见,不仅害人害己,还会侵害社会。

各地发生的校长、老师性侵未成年女学生事件,就是例证。更有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腐败分子,以高价买处破瓜为乐,引发社会不少正义之士,纷纷挺身而出,坚决给以抨击。

网络名人流氓燕,曾高举“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的牌子,以示抗议。有位女教授,特地拍了一张裸露半身、配有剪刀的图片公之于众,表示响应。

其实,成年男子,无论是为了婚配还是为了享乐,都不应该去寻找那些是自己侄辈,女儿辈,甚至是孙女辈的黄花闺女。

于婚配而言,有阅历的男子,面对一张白纸般的黄花闺女,心智上的不对等,婚后少不了磕磕碰碰。自古美女爱少年,老男人因占有某种资源优势,获得美女的身子,就像获得一种物件,难以获得女子的芳心。虽然她在以身侍夫,却心猿意马,单相思着同龄男人。

黄花闺女漂亮在形体,成熟妇人魅力于韵味

老男人日渐松驰的皮肤,时常忘记修剪的鼻毛,越来越严重的力不从心,定将引发小女子诸多的厌恶、矛盾与不快。彼此没有心灵上的契合,谈何快乐幸福呢?

记得当年在大学课堂里,有位美学教授谈审美时说过,山美在峰,水美于势,屋美在檐,女人美在于韵。

可见,女人的魅力在于韵味十足和风情万种,黄花闺女漂亮仅仅在于形体。因此,理性的再婚男人,面对黄花闺女抛来的绣球,还得慎之又慎,她到底是不是你的一盘菜?

至于寻欢作乐而言,自古黄花闺女也不是达官贵人首选。历朝历代不少帝王养着三宫六院嫔妃不去临幸,而宠爱某位胡同的红粉佳人,致使宫女到死都是闺女身。

更有文人雅士,青楼留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著名诗句,据说看尽长安花指的是妓女。

民间也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粗俗俚语。

北宋奉旨填词的词人柳永,一生“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死后还是青楼女子筹资将他安葬。

凡此种种,说明黄花闺女不应该是老男人或婚娶或淫乐的对象。那些处心积虑以伤害黄花闺女为本事的男人,除了禽兽不如之外,应是一帮没有教化缺少品位的暴发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