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活化经典·《论语》20211101

时世,变也;经典,常也。

世人怕赶不上变化,故而焦虑。

圣贤参透变化,从容应变。

变以释常,常以驭变。

经典有道,日课一章。

活化经典·《论语》20211101

【日精进】20211029

《论语·泰伯篇第八》

【原文】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繁體】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翻译】

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地]达不到,[学到了]还生怕失去它。”

【延伸】

孔子非常好学。钱穆先生认为上句是未得欲得,下句是既得又怕失去。一是知新,一是温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论语》都教给你了。

弟子中这点颜渊学得最像,连说出话都差不多。参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曾经听到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对名校孩子说过一段话,名校孩子一般都有那种追逐成功“内卷”的焦虑,白岩松那句话大意是说,希望你们超过我,但我不会停下来等你。

中国历代读书种子不绝,【汉】扬雄说“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法言》第二十章)张衡“一物不知,实以为耻。闻一善言,不胜其喜。包罗品汇,禀受无形”(《河间相张平子碑》)汉化的匈奴人刘渊幼好学,经传诸子,兵法史书,无不综览,曾对同门说:“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固君子之所耻也。”(《晋书》)【南朝】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南史·隐逸下》)【唐】刘知几在《史通》中说:“‘一物不知,君子所耻。’是则时无远近,事无巨细,必籍多闻以成博识。”

当然这是儒家对学习态度,也是历史主流。当儒家过激过偏之时,就有道家来纠其偏。《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好学很好,但不可毁身。

活化经典·《论语》20211101

部分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