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汪洋恣肆话李白》11李白担任的翰林学士,和我们想象的不大一样

作者:汉魂唐风ymy

翰林学士是行政系统之外的差遣,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其官称由唐玄宗始置。中唐以后,翰林学士逐渐成了天子近臣的身份标识。作为近臣有升迁成为宰相的可能,多数情况下完成这个骐骥一跃的跳板性官职是――中书舍人。

唐之学士,弘文、集贤分隶中书、门下省,而翰林学士独无所属,故附列于此于。

――《新唐书·百官志》

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雍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书敕。

――《新唐书·百官制一》

《汪洋恣肆话李白》11李白担任的翰林学士,和我们想象的不大一样

《唐会要·翰林院》记载,唐太宗曾以虞世南第才彦之士为弘文馆学士,〝会于禁中,参决谋仪〞。《新唐书·刘祎之传》记载,高宗时,召刘祎之,元万顷等于禁中,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以开元贤相张九龄为例,他曾在奏疏中称自己为〝宣议郎左拾遗(先天元年即712年授)内供奉臣张九龄〞。

开元十一年(723年),张九龄升任为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张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同年十二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张九龄迁升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我们看到了张九龄开挂的人生,以中书舍人这个官职为跳板一路飙升到拜相。唐代实行多相制,侍仲(门下省长官)和中书令(中书省长官)为正牌宰相,地位高于后面加后缀的〝平章事〞。

通常情况下,以集贤院学士拜相为再次相,以〝兼修国史〞(史馆相,以后写文章专门详述监修国史与兼修国史的区别)拜相为次相,以弘文馆(宋代改昭文馆)学士拜相为首相。张九龄本是集贤院学士,他以中书侍郎拜相领兼修国史变成让他了〝次相〞,离正牌宰相中书令只有一步之遥。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馆。如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以弘文馆学士拜左相(门下省长官侍中),授上柱国(正二品勋官)、光禄大夫(从二品文散官),封渭源县开国公(从二品爵)。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将中书令与侍中升为正二品,原来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变成了同中书门下二品。原来的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由正四品上升到了正三品。代宗朝之后,宰相多以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拜相。以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为例,中书令郭子仪薨。这一年其他几位以〝平章事〞拜相的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杞。同年杨炎为尚书左仆射并罢其知政事(相当于罢相),张镒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兼修国史。

《汪洋恣肆话李白》11李白担任的翰林学士,和我们想象的不大一样

张说的儿子张垍(ji四声),是唐玄宗女儿宁亲公主(唐肃宗同母妹)的第一任驸马,《新唐书·文艺传》称他为翰林供奉。张垍与其兄张均同为翰林供奉(学士),张垍常拿玄宗赏赐的珍玩向哥哥炫耀。在张均看来这是岳父赏女婿的,不是天子赏学士(翰林奉供)的。后来,唐玄宗正式召见李白,而且可谓礼遇有加,拜其为翰林学士(供奉)。李白在担任翰林学士期间,写下了〝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其中〝颜色〞指礼遇或荣耀,如高适《燕歌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中的〝颜色〞。李白之所以这么高兴地写下〝声价凌烟虹〞的诗句,是因为有之前张九龄一路飙升到宰相的先例,他对日后拜相充满了信心。他想一改皇帝弄臣的宿命,通过竞聘中书舍人成为皇帝政治助手,但是他未能如愿以偿,只好再次离开长安。

遂直翰林,专掌密命。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有诏供奉翰林。

――《旧唐书·文艺列传》

翰林供奉(翰林待诏),起初这些人中的御用文士(文词之士与经学之士)并非皇帝的政治助手。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成为翰林供奉,如算术杂耍斗鸡等。翰林待诏里有棋待诏、医待诏、画待诏和诗待诏等,甚至斗鸡斗得好也可入翰林院。〝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李白《古风·其二十四》〝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用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写的就是斗鸡者凭借斗鸡技能超群,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的这种世风。

翰林待诏(供奉)这个官职的确耐人寻味,唐玄宗时期的翰林院实则是实则是文士与术士并存,人才与杂流共处。跟后来的翰林院、翰林大学士根本不是一回事,也不同于中唐以后白居易元稹等人的翰林学士。唐玄宗时期的翰林院只是一个陪同皇帝游玩、满足皇帝需要的机构。李白所担任的翰林学士其实就是翰林待诏中的诗待诏(供奉),其主要职责就是供皇帝玩乐,相当于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弄臣。

《汪洋恣肆话李白》11李白担任的翰林学士,和我们想象的不大一样

《唐会要·翰林院》〝实出于所命,盖无定数〞,无论正三品的六部尚书,还是正五品的中书舍人,正九品的校书郎,都有成为翰林学士的可能(如白居易还是从八品上左拾遗的时候,就是翰林学士)。安史之乱后,在藩镇割踞势力与宦官集团的双重压迫下,皇帝多命翰林学士参与深谋密诏,甚至不与中书省商量。

唐德宗时,泾源兵变天子出逃,翰林学士陆贽随行左右。顺宗时,宦官集团首脑俱文珍扼杀永贞革新的一个重严举措,便是削去领导人王叔文的翰林学士之职,使其无由再入禁内商量公事。文宗时翰林学士李训,在皇帝支持下欲策划尽诛宦官(如王守澄)。

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

――《旧唐书·陆贽传》

唐宪宗时期,出现了翰林承旨学士。后来,翰林学士的职能远超于起草制诰文书,谋策于内庭,分割外朝宰相的行政权,称〝内相〞。

大凡大诏今、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

――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

元稹与白居易两人,都曾担任过中书舍人,且都曾为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分割了中书舍人的制诏之权,皇帝诏令分内制和外制,翰林学士撰,直受皇命草拟由禁中发出,称为内制,白麻纸写。中书门下正规机构发出,称为外制,黄麻纸写。翰林制诰与中书制诰,就是元稹所说的〝内外之密奏〞。中书舍人的直属上级为中书令(宰相),翰林学士则直接受命于皇帝。翰林学士起初只能算是供皇帝玩乐的弄臣,后来其职能不断提升的一个最重要诱因,便是皇权制约相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