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李陵(?—前74),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字少卿。李广之孙。武帝时,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拜骑都尉,教射酒泉、张掖将士,防备匈奴侵扰。天汉二年(前99)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尊贵用事。后武帝听信谣传,以为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灭其家。汉昭帝立,霍光遣使招之归汉,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病卒。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汉代陇西李氏家,三代将门序列传。李广李敢至李陵,祖孙三代卫汉边。

李陵少时任侍中,精骑善射武英雄,与人仁爱谦下士,颇俱其祖李广风。武帝赞赏其英才,统帅八百汉骑兵。深入匈奴两千里,长驱塞上侦敌情。功升骑兵都郎尉,五千勇士驻酒泉。日夜练兵不停息,教习箭术保汉边。贰师将军征大宛,李陵兵马行塞边。五百轻骑出敦煌,接应大军归汉乡。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天汉二年汉伐奴,帝命李陵护粮行。李陵请命自领兵,兰干山南分敌军。以少击多战匈奴,五千步兵捣王庭。浚稽山下遇匈奴,敌兵三万围汉兵。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李陵布兵两山间,千弩齐发敌恍然。汉兵乘势击匈奴,斩杀敌兵上数千。单于怒集八万兵,围攻李陵灭汉兵。且战且走困山谷,连日苦战士气无。李陵怒杀军中女,鼓舞士气再战奴。士气高涨汉军勇,再斩三千匈奴首。匈奴纵火烧汉军,以火对火退山林。李陵步军战山林,又杀匈奴数千人。匈奴集兵再猛攻,李陵军陷险情中。一天接战几十合,又创匈奴两千兵。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单于败退欲遁走,奈何叛将献军情。李陵军中无后援,箭矢将尽败必然。单于兴奋继攻击,汉军奋勇争当先。五十万箭全射光,拆辐当器与敌亡。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退路被断陷狭谷,五千汉军两千亡。李陵兵败惟求死,半夜突围四逃亡。大部汉军皆阵亡,只余四百入汉乡。李陵力揭被敌俘,无颜面君降匈奴。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帝闻李陵降匈奴,为奴练兵助奴昌。一怒之下诛陵族,李陵念汉家却无。为奴练兵本旁人,奈何误会已成真。老死敌域不归汉,孤魂飘落异乡间。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李陵提卒未五千,深輮戎马敌境间。杀敌万师逞汉风,救死扶伤暂无算。匈奴悉举引弓民,数万大军共围之。转斗千里矢尽穷,士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匈奴,得人死力败苍穹。自古名将不过尔,身虽陷败扬汉风。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奈何身辱家已无,只身长居虎狼窟。胡天无春风积雪,穷阴愁杀汉心无。况与苏武别临语,执手肠绝天地哀。白日为我愁阴云,生为汉臣死胡骨。万里长相思故园,终身望南永绝寰。

浚稽山下战不休,功过 迁史解鸿俦。恨不起来的大汉“叛将”李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