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作者:真实的历史故事

【题记:本文为作者系列文章「前秦风云」第四篇「邺宫人物」第十节】

【导读】

◇上节内容回顾:司空李农、金紫光禄大夫逯明和侍中韦謏三位重臣,在石虎养孙石闵家祭之日登门拜访。韦謏和逯明对后赵局势表现出忧虑,引发石闵担心,李农替他将话题转移。然而,石闵却对李农的到来产生了疑虑。

◆本节内容简介:介绍石闵的家世,揭示这位历史争议人物性格特征形成的时代背景。文史知识,介绍两晋之交“乞活军”的情况。

★故事发生时间:公元344年八月。地点:石闵在邺城府邸内回顾自己的上白城(在今河北威县南部地带)之行。

石闵是从上白城赶回邺城的。他这次外出,是奉天王的旨意前往襄国,一路巡视各处离宫营建的情况。迁都邺城后,石虎将襄国作为陪都。

办完公差,石闵绕道去了一趟位于广宗县的上白城(在今河北威县南部地带)。此行与公干无关。

随着父亲石瞻十六周年忌日的临近,石闵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许多事情。上白城是石瞻当年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不少他的故旧。因此,石闵此行明显带有追踪父亲足迹的意味。

这位天王养孙是个汉人,本姓冉,字永曾,小字棘奴,祖籍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地带)。他的先祖在汉朝时曾做过黎阳骑都督,祖父冉隆当年是乞活军首领陈午手下的一名将佐,父亲冉良打小就生活在乞活军中。

有关石闵一家跟乞活军和石勒、石虎叔侄的渊源,说来话长,需要从头来说。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把持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将其弟司马腾由并州刺史调任车骑将军、都督邺城诸军事,镇守邺城。另派刘琨出任并州刺史。

当时的并州因刘渊起兵反叛和遭受天灾,民不聊生。跟随司马腾来冀州的吏民共有一万多人,内中有他的部将田甄、田兰兄弟和李恽。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石闵,本姓冉,字永曾,小字棘奴

然而,此时的冀州也被揭竿而起的汲桑、石勒等人,搅得昏天黑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吃饭成了个大问题。无奈之下,司马腾只好让其部众化整为零,哪里有饭吃就去那里,名曰“乞活”。

内中有不少人系行伍出身,时逢战乱,加之种族冲突,他们拥众自保,使得游食的队伍带有明显的军事性质,所以又被称为“乞活军”。田甄、田兰兄弟和李恽等人成为首领。后来他们将家眷安置在广宗县上白城,这里遂成为河北乞活军的大本营。

羯族首领石勒,将司马腾视作仇敌——当初就是此人用“二胡一枷”的残忍手段,将他作为奴隶由并州贩运至山东。司马腾镇守邺城不到一年,就被汲桑、石勒攻破城池,逃跑时被杀。田甄、田兰兄弟为司马腾报仇,将汲桑斩杀。石勒则逃回并州,归附匈奴汉国,二年后卷土重来。

另一位乞活军首领李恽,追随司马越转战至河南地带,参加了洛阳保卫战。

当时河南也有一支乞活军,首领名叫陈午,他将浚仪(今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地带)作为大本营。他们虽然效忠晋朝,但只听命于司马越的政敌苟晞。这支乞活军的成分比较复杂,多为黄河南北流离失所的流民,石闵的祖父冉隆就属于此类。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除了政权分立,还有众多拥众自保的坞壁

永嘉五年(311年)三月,避居项县(治所在今河南沈丘县槐店地带)的司马越病死,六月刘曜、石勒攻陷洛阳,俘获晋怀帝司马炽。看出西晋王朝大势已去,李恽便带上司马越的儿子回归冀州。陈午兵败后,被迫暂时归降石勒。石闵的父亲因此落入石勒的手中,当时年仅十二岁。

冉良骁猛多力,作战勇敢、不怕死,石勒心生欢喜,便让侄儿石虎将他收为养子。石虎把他的姓名由冉良改为石瞻。石瞻很快就成长为石虎帐下的一员虎将,屡立战功,做到将兵都尉、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他在高候之战阵亡时,石闵还只有七八岁,石虎又将他作为养孙来抚养。

上白城位于后赵陪都襄国的东面,两地间的距离不过二百里地。其身份和地位都很特殊:一方面,它早已成为后赵疆域的一部分,生活在此的人都是后赵的臣民;另一方面,作为河北乞活军的大本营,汉人占去大部分,且拥有自己的武装。

石闵的到来,在这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仅仅因为他是当今天王的养孙,还由于他跟这里的人有着渊源关系。

原来,陈午归降只是权宜之计,他很快就背叛了石勒,被东晋任命为振武将军、陈留内史。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年)四月,陈午病逝,死前他指定由叔父陈川辅佐自己年幼的儿子,并叮嘱部众以后不得为胡人效力。然而陈川不能服众,又跟东晋豫州刺史祖逖闹翻,很快就归顺了后赵。石虎将他带回襄国,改派桃豹镇守河南。随陈川北迁的五千多户,也被安排在广宗一带。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石勒因报恩郭敬而改变了对“乞活军”的敌视态度

李恽那年回到河北后,依附晋幽州刺史王浚,二年后在跟石勒交兵时兵败被杀。随着王浚败亡,广宗的乞活军也不得不归降后赵。

如今上白城的头面人物,都系李恽的旧部。行礼完毕,宾主坐下,一阵寒暄过后,这些人开始向石闵打听司空李农的近况。石闵笑吟吟地告诉他们,李司空一切皆好,只是忙得很。处理朝政的事情且不说,遵照天王陛下的旨意,他每日都得去跟见大和尚佛图澄见上一面。

接着,他们又询问荆州刺史郭敬的情况。石闵回答说,郭大人这些年一直待在江汉,不曾回朝,所以他也不甚了解。他能看出来,这里的人对荆州刺史郭敬极其尊崇。

郭敬受到上白人的爱戴,事出有因。他是这里所有人的救命大恩人。

那一年,石勒攻破上白城,又准备屠城。自打汲桑死于乞活军之手,他就将这支以汉人为主体的武装视作仇敌,一旦获胜便不留活口。这一次攻入乞活军的大本营,更不会例外。

将要行刑的时候,石勒在人丛中捕捉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此人年已半百,须发斑白。他走马上前询问:“你是不是邬(今山西介休市东北地带)人郭敬?”垂死的老汉木讷地点了点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石勒飞身下马,猛地将这老汉紧紧地抱住,大声地说:“你是我的恩人!我是你当年救下来的那个胡人啊!”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郭敬堪称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名叫郭敬的老汉眨巴眼睛想了一阵子,终于回想起来,当年他在并州老家曾路遇一个落魄的年轻胡人,向他诉说自己因家乡闹饥荒不得不外逃。他一向待人友善,心中也没有胡汉芥蒂,便为这个年轻胡人买来食物和衣服。他不曾想到,自己当年搭救的年轻胡人,竟是如今马踏天下的羯族首领石勒!

石勒流着眼泪又说:“恩公,你家兄长郭阳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呢!”闻听此言,郭敬又是一脸困惑。石勒连忙向他解释:“恩公有所不知!那年分手后,我被司马腾那厮贩卖山东。在过太行时幸亏又遇到一位叫郭阳的好心人,一路关照,才免于一死。跟他絮叨,居然是你的族兄!恩公,你说这是不是天意呢?”郭敬苦笑了一下,心里想:“当然是天意,我们兄弟好心把你救下来,可你这些年却杀了多少汉人!”

接下来,石勒询问郭敬为何也加入了乞活军。郭敬告诉石勒,后来他自己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了,只得跟着乡邻们一起来冀州乞活,落脚此处。石勒抹去眼泪,手牵郭敬来到大帐,吩咐准备酒菜。

眼看着乡邻们就要被活埋,心地善良的郭敬哪有心思饮酒?他看出这个胡人也并非完全不讲交情,便提出让乡邻都免于一死的请求。石勒心有不甘,没有吭声。郭敬开导他说:“我知道你是在为汲桑大将军报仇,可是当年加害他的人,要么回并州去了,要么已经阵亡。眼前的这些人都是你并州的老乡,有道是‘山高不遮太阳,富贵不压乡党’,你如能高抬贵手,大家心存感念,以后就会帮着你打天下啊!”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乞活军”后代和胡族君主养孙的双重身份,铸就了石闵特殊的性格特征

石勒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便下令免去众人一死,将他们编入自己的军队,交由郭敬统领。郭敬从此追随石勒,一直做到荆州刺史。

这次感恩报恩的经历让石勒意识到,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应当放开个人的恩怨。从此以后,他放弃了对乞活军一味屠杀的做法。那年在秦岭,大和尚佛图澄称赞郭敬是一个行善的人,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在跟上白城的头面人物应酬一番后,石闵提出要见一见自己的乡党,也就是当年陈川的部众。这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没过多时,来了十几个人,清一色的中老年,都自称系石瞻的故旧。石闵不顾众人的阻拦,执意行晚辈之礼,让这些人激动不已,一个个热泪盈眶。此情此景,与先前的客套场面迥然相异。

宴请时,石闵又将这些人悉数留下,并安排上座。酒足饭饱,他谢绝了城主热情周到的安排,主动提出到他父亲的一位故旧家中寄宿。

原来,石闵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看能否了解到一些有关司空李农身世方面的情况。李农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由于他对当今天王忠心耿耿,又颇具文武干才,所以得到石虎的信任和重用。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十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司空李农也有乞活军的背景

司空李农对自己的身世向来避而不谈。一般认为,他只是李恽家族的旁支。不过有一次张豺曾悄悄地告诉石闵,李农极有可能是李恽的后人。石闵当时提醒张豺,李恽在离开洛阳返回广宗的途中,曾遭到先帝石勒的追逼,慌乱中他把自己的妻儿全都杀了,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张豺听后笑而不语。

其实,石闵对张豺的话很重视。因为此人当时正和游纶据苑乡自保,苑乡与上白之间相距不过百里,他应当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至于这张豺为何要主动揭一位朝廷重臣的家底,石闵百思未得其解。

这是一件机密事,石闵自然不会向李恽的旧部求证。他来到这位姓周的故旧家中,先向周老汉询问了一些他父亲当年的情况,然后才委婉地切入到正题。

然而,周老汉对司空李农的身世一无所知,他还顺势发起了牢骚,说他们这些来自河南的人,受到了李恽旧部的压制,他们怀疑背后有司空李农的支持。

石闵对此未作任何表态。李恽旧部人多势众,在此占据上风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刚才在那些头面人物跟前,他对父亲的故旧极尽谦卑,这是有意做给他们看的。

这位周老汉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看出石闵极念父亲当日的旧情,便提出可否将自己的儿子周成带往京城。石闵一口答应下来。

上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下节:一对抱团取暖的仇家后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