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作者:电影实验室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费城故事》(1940)

电影类型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其本质上是主题、影像、剧情和套路的集合,帮助观众进行故事分类。例如当有人说他喜欢科幻电影时,其实真正喜欢的是这部影片运用了科幻电影的套路,来探讨这种类型才有的观点。

有些类型长盛不衰,有些只是昙花一现,而有些类型,就如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在盛极一时后才退出历史舞台。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神经喜剧电影《费城故事》

神经喜剧是喜剧电影的一种,兼具着浪漫风格和讽刺剧的特点,它有标志性的快速对话,以及伴随着啼笑皆非的情景和快速推进的剧情,该类型聚焦于各类冲突带来的效果,如原则之间的冲突、观念之间的冲突、两性之间的冲突。

1934年上映的《一夜风流》标志着神经喜剧的问世,这部电影至今仍广受欢迎,它为神经喜剧设立了模板,并见证此类型片在三四十年代的全面风靡。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1934)主演:克拉克·盖博、克劳黛·考尔白

《一夜风流》最初在少数影院上映,宣传不多,票房也不高,不过在同年第二轮公映期间,口碑开始发酵,尤其是从小城镇。尽管出师不利,却意外成为了票房黑马,并在同年拿下5项奥斯卡最高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类型电影就像某种时间胶囊,让我们能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如何发展出了这种套路,也能告诉我们是怎样的社会环境令它风靡一时。

以《一夜风流》为例,我们能探讨神经喜剧的特点和套路,并了解此类型的发展历程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实社会和电影工业。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

<h1>男人&女人</h1>

《一夜风流》中的两位主角因为意外联系在一起。

艾丽是一个自信的富家千金,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影片开头艾丽不顾父亲的阻挠,与一个飞行员私定终身,在机缘巧合下,她被迫与名叫彼得的男子一同穿越国境。彼得则是一个工人阶级,他对艾丽的做法嗤之以鼻。

整部电影基于的理念是男人和女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如果其中一方越界就会带来麻烦。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中的彼得(左)和艾丽(右)

两性冲突往往是大多数神经喜剧故事的核心推动力,尽管不同影片中的冲突大小不一,但不变的是到了影片结束,要么是男女间的矛盾得到缓和,要么是矛盾化为两人相爱的理由。

那为什么两性冲突会成为神经喜剧的绝对核心呢?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20世纪初,美国女性在底特律林肯汽车公司焊接车间工作

其实神经喜剧诞生于社会剧变时期,美国社会的女性们大批涌入劳动力市场,这是她们第一次与男人在职场上展开竞争,两性的社会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一夜风流》中角色间的“性别互换”就是反应的上述现象,例如影片里清晨的场景中,艾丽占据主导地位,彼得则服侍她早餐,处于弱势地位,随后两人间针锋相对的快节奏对话,既在相遇之初加深彼此厌恶感,也在最终促成佳人成对。

这种冲突是神经喜剧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它通过男女主角的碰撞,也体现了现实中的两性变化。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里彼得服侍艾丽早餐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两人的对话看似针锋相对,又暗含着甜蜜

<h1>城市&乡村</h1>

《一夜风流》说到底讲的是一段公路旅行,主角们在充满未知的旅途中发现自我。叙事的关键在于两个主角都来自城市,为了了解自我又要面临乡村的考验。

在影片中,城乡的二元差异突出表现在习惯室内洗漱的艾丽,她与外面排队洗澡的农妇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中艾丽被排队洗澡的乡村女性们嘲笑

在美国20世纪早期,城乡关系加剧紧张。

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从1000万激增至5400万,城市为美国人提供了阶级上升通道,让人们有机会实现所谓的美国梦,随之而来的代价是生活节奏飞速加快和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20世纪初的美国城市

在《一夜风流》和受到其影响的其他神经喜剧中,主角们的人生往往起步于新兴的美国大都市,而回到乡村则代表着一种常识的回归,以及对真正珍贵事物的赞扬。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神经喜剧电影《育婴奇谭》(1938)中主角都是来自城市的精英阶层

<h1>高阶层&低阶级</h1>

在城乡相对主题的基础上,《一夜风流》还探讨了身处不同社会阶级的两人,他们是如何纠缠在一起并合作解决问题的。

在神经喜剧电影中,对社会准则和惯例的误解推动着剧情升级,也帮助主角们走到一起。

《一夜风流》里娇生惯养的艾丽误以为公交车司机会听自己的指示,结果被滞留在原地,所以她不得不和彼得结伴出行,而彼得却想靠她赢回工作。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中想要让艾丽帮自己赢回工作的彼得

这个主题的首要来源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依然没有摆脱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而拥有俊男靓女的神经喜剧,给予了人们逃离现实烦恼的机会。

在电影中,世界到处充满了冒险,生活难题也只是小菜一碟,有情人终成眷属,努力付出就有回报。神经喜剧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还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态度,通过贫富冲突的刻画,日夜工作的工人阶级比富人阶级更加真诚,也更有道德。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

神经喜剧往往给主角赋予愤世嫉俗的性格,这影响了整个30年代的贫苦劳动者,因为大萧条夺走了他们的美国梦。

例如在《费城故事》中,记者迈克曾说出:“年轻、富有、贪得无厌的美国女性,他们不存在于其他国家。”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费城故事》中记者迈克(左)

在《一夜风流》的开场,彼得丢掉了工作,他本是纽约一家报纸的记者,整部电影彼得都因为女主角的财富而看不起她。讽刺的是,到了影片结尾,两人结婚,彼得则踏上了上流社会。

表面上就算财富犹如剧毒,人们却仍然趋之若鹜。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中最终在一起的男女主角

并非每部神经喜剧都把财富作为核心冲突,但这主题却一再出现,如《育婴奇谭》、《费城故事》中都有类似的性别反转桥段,讲述拜金女不得不在真爱和富有的追求者之间做出选择。

即使这一要素慢慢成为神经喜剧的一大特点,但它们都遵从一个道理:尽管财富是美好的,但仍不足以取代真爱,金钱永远无法保证幸福。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棕榈滩的故事》(1942)中女主角面临着财富抉择

<h1>正派&下流</h1>

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萨里斯将神经喜剧定义为一种无性的性喜剧。

1934年,美国海斯法律规定前法典时代电影中的直白性现场,只能隐晦的以符号或比喻的形式在银幕上出现。

尽管没有明说,《一夜风流》也受到了影响,例如影片中艾丽就用美色成功拦下一辆便车,让彼得的男性魅力败下阵来。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一夜风流》拦车的艾丽

海斯法典是一整套严格的道德标准,严禁电影中出现犯罪、暴力,尤其是性场面。它早在1922年就出现,但直到1934年才开始严格执行,并改变了直至1968年间所有上映的美国电影。

神经喜剧的出现则是对海斯法典的强力反抗。

它像是一种常识,如薄纱遮盖般,裹挟着颠覆的思想和性画面以混过条例,电影中直白的性场面变成了打情骂俏,荤段子变成了双关语和比喻。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彼得:“你真会把你逼疯”

神经喜剧的基础是一种性挫折,在于无法触碰或表达自己的真实欲望。

对于《一夜风流》的两个主角,他们被迫共处一室,假装夫妻。影片将挂起的床单比作圣经中的耶利哥之墙 *,隐喻着道德上的正派。

随着情节推进,主角间的男女之情愈加浓烈,挫折感如影随行一直延续到两人结婚,故事最终才在符合海斯法典的前提下令主角们走到一起。

耶利哥之墙 *:引用于圣经,传说是不可摧毁的耶利哥城的崩毁,是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这是耶利哥之墙”

<h1>类型的衰退</h1>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神经喜剧一边努力突破海斯法典的限制,另一边却依赖法典设置的边界而存在。

进入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性场面在银幕上出现,海斯法典几乎难以落实。1986年,海斯法典被替换成直至现今的分级制度,电影行业进入了成人内容的新时代。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替换海斯法典的分级制度

神经喜剧赖以生存的性挫折内容,在新时代没有了市场,并迅速彻底衰落。但神经喜剧的元素却依然遍布现代浪漫喜剧片,在对话中、在人物关系和整体风格中,我们仍然能看到它的影子。

尽管按照某些标准,神剧喜剧显得有些过时,但它可以说是探讨两性关系以及吸引力的必要内容,神经喜剧象征着电影走向更为复杂的叙事,并给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视角,去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的恐惧、态度和希望。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安妮·霍尔》(1977)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和莎莫的500天》(2009)

你可以试着拿神经喜剧和它的当代“近亲”作对比,现代浪漫喜剧中探讨了什么社会问题,在21世纪的爱情和生活方面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当把神剧喜剧与现代浪漫喜剧放在一起时,二者到底又有多少实质的区别呢?

《一夜风流》:神经喜剧和它背后的美国男人&女人城市&乡村高阶层&低阶级正派&下流类型的衰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