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痛风医生王巍治疗痛风石,帮助大爷病情缓解

作者:痛风医生王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国内对痛风患病率报道从0.86%-2.20%不等,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为0.28%-0.90%。痛风中12%-35%会并发痛风石。

痛风石是一种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的复杂但有序的动态慢性炎症组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参与其中,其结构由内到外主要分为尿酸结晶核、外周细胞层及纤维血管组织。痛风石病变中促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均有表达,符合炎症和炎症消退的反复循环的临床特点。肉眼可见或可触及的痛风石通常见于多年内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也有资料描述通常在第一次痛风关节炎发作后十几年才出现痛风石。国内报道认为,痛风病程长、血尿酸水平高、受累关节数目多、出现上肢关节受累、肾结石、合并高血压者更易早期出现痛风石。

痛风医生王巍治疗痛风石,帮助大爷病情缓解

王巍组长查房

金大爷今年65岁,痛风病史已经长达9年了。由于平日里家人都比较喜欢喝汤,排骨藕汤、鸡汤、鸭汤等每周基本上都没怎么断过。 就这么到了2012年7月的一天晚上,金大爷就被右脚上传来的剧痛给痛醒,而且患处部位出现明显的红肿和发热症状。因剧痛难忍,金大爷当时只能抱着右脚坐到天亮。一大早,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当地的一家医院就诊。医生告诉金大爷,他得的是痛风,然后开了点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就让他回去治疗了。用药4天,金大爷感觉患处渐渐不怎么痛了、红肿、发热的现象也没了,于是就认为自己好了,也没在继续用药,饮食还和以前一样,基本上没怎么忌口过。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金大爷的病情再次发作,出于上次治疗的经验,他赶紧从药箱里拿出上次没吃完的药服用,用药几天后痛风便又得到缓解,但仍没有将其放在心上,依旧重复着以前的生活。仿佛陷入到一个“痛风发作-用药好转”的无限循环之中,以往用来治疗的药物,效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差,金大爷整个人饱受痛风疾病的折磨。

今年1月份的时候,金大爷发现右脚上长出了几个小“疙瘩”,因其没有任何症状,便没有在意。等到今年8月的时候,他的痛风再次发作,用药也止不住疼,脚上的几个小“疙瘩”也变大了不少,行走也变得不方便。这下可把他吓得不轻,赶紧让家人将其送往武汉同普痛风医院就医。

接诊的该院的王巍组长,在了解其来意后,告诉金大爷,他脚上的“疙瘩”是痛风石,是长期没控制好尿酸导致的。根据他的这种情况,建议他采用特色中医靶向排酸平衡治疗体系来进行源头治疗。

治疗5天后红肿症状消失,治疗15天后痛风石软化明显缩小,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消失,因各项指标都符合出院标准,王巍组长便让金大爷带药回家继续巩固1个疗程,并且叮嘱其要注意控制好饮食,以往那些肉汤就不要再喝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