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棒宣传图标
最美主题墙画
最香主导产业
“最棒胡村”,这是万荣县皇甫乡党委、政府对所辖胡村的一种褒奖,也是胡村人民对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一份自豪,更是万荣人争先劲头的自然流淌——2017年刚实现整体脱贫,村党支部2020年就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省标杆村党组织”,难道不是最棒吗?今年,胡村正在努力创建成为我市的“五面红旗”示范村,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啦。
10月7日,记者慕名前往胡村,探寻“最棒胡村”棒在哪?
棒在“最优产业”
当天,秋雨在几欲承包大半个月的天空后,允许阳光穿过云层、洒向大地,在胡村连片香菇大棚前,菇农杨国芬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不哭鼻子了?今天收成咋样?”
“香菇有点小,总数还不少,就是价格不行。”
“价格我们说了不算,只能建议。但是我们能修好田间道路,让产品出棚更快一些、成本更低一些。工程队都到了,等雨停了就开工。”
“谢谢你们啦!”
刚到胡村香菇产业基地,万荣县委常委、皇甫乡党委书记李哲就与辛勤的菇农聊起天来。国庆长假雨连绵,他心里惦记着这些棚。
基地占地220亩,总投资1000万元,拥有产量300万棒的标准化香菇制棒车间1座、养菌棚35个、香菇大棚137个,总规模全县第二。目前,今年第一茬香菇已经进入采收期,每个棚预期收入1.5万元。
基地建设资金由扶贫资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群众集资组成,每年可为胡村集体创收15万元,带动种植农户增收30万余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5个。
同时,胡村早已建成“百亩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杂粮产业发展得也不错。全村共建立6个合作社,社员覆盖全体村民,为三大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棒在“最红党旗”
红旗高高飘扬,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图文并茂,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胡村的党建氛围足够浓厚。
都说党建难抓,一些基层单位只好把党建重点放在硬件建设和规范程序上。对胡村来说,硬件要抓,软件更要抓,而且抓得更好。
抓软件要抓思想。村党支部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左右两侧树立两幅独创墙画,最耐人寻味,也最精彩。一幅名叫“火种”,画面上有一个孩子,身后的影子幻化为一个军人,寓意党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另一幅名叫“归来”,画面上几个人背着行李走向回家的高铁,寓意建好家乡必须吸引外出的人们早日归来。这是乡村两级党组织对当前农村人口凋零现象进行反思和研讨后提出的新理念,也树起了党建工作的中长远目标。
抓软件要抓活动。胡村党支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推动农村基层建设迈上规范化轨道。2021年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党员活动有阵地,党建文化有场所。
抓软件要抓产业。胡村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香菇、中药材、杂粮三大产业都有党员领衔发展。特别是香菇产业,分管农业副乡长兼任香菇产业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党小组长,乡、村干部以及市、县包村干部承包香菇大棚发展,形成党建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大好局面。因为产业发展得好,胡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少,热热闹闹的村子里面,随处可见欢笑的人群。
在乡村治理、乡风塑造、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党建都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重大作用。除了荣获“2020年度省标杆村党组织”称号外,今年6月,胡村党支部还荣获“万荣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从第一届被选为村委会主任算起,胡村党支部书记田万锁已经连续5届当选村主干了。胡村的其他村干部也都是连选连任。这从侧面反映了这届班子公平公正、深得民心。
棒在“最美乡村”
这几年,特别是从去年9月起,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共建为方式、共享为原则,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管护,全面改善胡村人居环境。目前,共铺设沥青道路1.7公里、同步铺设下水管网1.7公里,改造安全饮水管网3公里,安装路灯70盏、巷道全覆盖,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改厕94户、回收农膜率达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建成9个小游园、广场,实施绿化1万平方米,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这些变化其实就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五化”突飞猛进,乱扔东西、乱吐痰的现象几乎找不到了。
与我市一些老牌绿化村相比,胡村还有较大差距。但假以时日,静等小树长成、鲜花盛开,胡村一定会更美。
棒在“最优治理”
胡村的网格化管理比较扎实,与乡联动形成乡、村、组、巷4级网格,乡一级是党委、政府,村一级是支部和村委,组一级是生产队和党小组,巷一级是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每一级都有两名主要负责人实行双重管理,到最下一级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平均管理10户居民,不多不少刚刚好。这一体系能够确保将疫情防控、治安维护、矛盾排查、纠纷化解、应急管理等社会相关事务全部纳入网格,实现“多网合一”。
2020年,胡村对《胡村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了修订,全文5378字,并将其凝练为448字的“四字”村民“文明公约”和“行为公约”,进一步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
2021年,胡村共为群众办实事20件,代办各类民生事项100余件。因为治理到位,村矛盾排查人员基本处于“失业”状态。
棒在“最好乡风”
胡村有个红黑榜,红榜很热闹,上级政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黑榜很寥落,毕竟,因为乱倒垃圾、折断树枝上了黑榜,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近年来,胡村多措并举,引领乡风文明:
——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相关职责任务,倡导群众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帮助群众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形成孝亲敬老新风尚。2020年,新风尚共为群众减轻婚丧嫁娶费用30万元。
——成立道德评议会,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逐户为星级文明户挂牌授星,在全村营造“争星”“创星”的浓厚氛围,促进良好村风民风家风的形成。目前,全村共有五星级文明户40户。村民家庭普遍被评为3星以上。今年增星12户。
——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每年重阳节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充分利用榜样力量引领全村形成文明乡风。
“他还是个热心肠的人,街坊邻居无论谁家有事他都会主动上门帮忙,从不收取报酬。坚持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为群众服务到底!”这段评语说的是党员田健。正是有了像他这样一批热心人,胡村的乡风才变得越来越好。
点评:党建工作看起来是务虚,但其实是最实的,体现在发展的所有领域。“最棒胡村”告诉我们,即便曾经是一个贫困村,只要抓住党和国家政策机遇,以人民为中心苦干加巧干,也一定会在较短时间内涅槃重生、扬名立万。(文/图 记者 苏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