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棒胡村”棒在哪?

“最棒胡村”棒在哪?

最棒宣傳圖示

“最棒胡村”棒在哪?

最美主題牆畫

“最棒胡村”棒在哪?

最香主導産業

“最棒胡村”,這是萬榮縣皇甫鄉黨委、政府對所轄胡村的一種褒獎,也是胡村人民對自身高品質發展的一份自豪,更是萬榮人争先勁頭的自然流淌——2017年剛實作整體脫貧,村黨支部2020年就被省委組織部評為“省标杆村黨組織”,難道不是最棒嗎?今年,胡村正在努力建立成為我市的“五面紅旗”示範村,現在已經初見成效啦。

10月7日,記者慕名前往胡村,探尋“最棒胡村”棒在哪?

棒在“最優産業”

當天,秋雨在幾欲承包大半個月的天空後,允許陽光穿過雲層、灑向大地,在胡村連片香菇大棚前,菇農楊國芬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不哭鼻子了?今天收成咋樣?”

“香菇有點小,總數還不少,就是價格不行。”

“價格我們說了不算,隻能建議。但是我們能修好田間道路,讓産品出棚更快一些、成本更低一些。工程隊都到了,等雨停了就開工。”

“謝謝你們啦!”

剛到胡村香菇産業基地,萬榮縣委常委、皇甫鄉黨委書記李哲就與辛勤的菇農聊起天來。國慶長假雨連綿,他心裡惦記着這些棚。

基地占地220畝,總投資1000萬元,擁有産量300萬棒的标準化香菇制棒工廠中的房間1座、養菌棚35個、香菇大棚137個,總規模全縣第二。目前,今年第一茬香菇已經進入采收期,每個棚預期收入1.5萬元。

基地建設資金由扶貧資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群衆集資組成,每年可為胡村集體創收15萬元,帶動種植農戶增收30萬餘元,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25個。

同時,胡村早已建成“百畝藥材種植示範基地”,雜糧産業發展得也不錯。全村共建立6個合作社,社員覆寫全體村民,為三大産業提供技術支援。

棒在“最紅黨旗”

紅旗高高飄揚,黨史學習教育長廊圖文并茂,黨群服務中心功能齊全……胡村的黨建氛圍足夠濃厚。

都說黨建難抓,一些基層機關隻好把黨建重點放在硬體建設和規範程式上。對胡村來說,硬體要抓,軟體更要抓,而且抓得更好。

抓軟體要抓思想。村黨支部在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左右兩側樹立兩幅獨創牆畫,最耐人尋味,也最精彩。一幅名叫“火種”,畫面上有一個孩子,身後的影子幻化為一個軍人,寓意黨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另一幅名叫“歸來”,畫面上幾個人背着行李走向回家的高鐵,寓意建好家鄉必須吸引外出的人們早日歸來。這是鄉村兩級黨組織對目前農村人口凋零現象進行反思和研讨後提出的新理念,也樹起了黨建工作的中長遠目标。

抓軟體要抓活動。胡村黨支部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紮實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着力推動農村基層建設邁上規範化軌道。2021年高标準打造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讓黨員活動有陣地,黨建文化有場所。

抓軟體要抓産業。胡村把黨支部建在産業鍊上,香菇、中藥材、雜糧三大産業都有黨員領銜發展。特别是香菇産業,分管農業副鄉長兼任香菇産業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兼任黨小組長,鄉、村幹部以及市、縣包村幹部承包香菇大棚發展,形成黨建與經濟融合發展的大好局面。因為産業發展得好,胡村外出打勞工員較少,熱熱鬧鬧的村子裡面,随處可見歡笑的人群。

在鄉村治理、鄉風塑造、環境整治等各個方面,黨建都發揮着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的重大作用。除了榮獲“2020年度省标杆村黨組織”稱号外,今年6月,胡村黨支部還榮獲“萬榮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稱号。

從第一屆被選為村委會主任算起,胡村黨支部書記田萬鎖已經連續5屆當選村主幹了。胡村的其他村幹部也都是連選連任。這從側面反映了這屆班子公平公正、深得民心。

棒在“最美鄉村”

這幾年,特别是從去年9月起,胡村的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以共建為方式、共享為原則,積極發動群衆參與建設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管護,全面改善胡村人居環境。目前,共鋪設瀝青道路1.7公裡、同步鋪設下水管網1.7公裡,改造安全飲水管網3公裡,安裝路燈70盞、巷道全覆寫,基礎設施全面提高;改廁94戶、回收農膜率達85%、農作物稭稈綜合使用率達90%,實作農業生産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态環境全面改善;建成9個小遊園、廣場,實施綠化1萬平方米,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這些變化其實就是硬化、淨化、綠化、亮化、美化“五化”。“五化”突飛猛進,亂扔東西、亂吐痰的現象幾乎找不到了。

與我市一些老牌綠化村相比,胡村還有較大差距。但假以時日,靜等小樹長成、鮮花盛開,胡村一定會更美。

棒在“最優治理”

胡村的網格化管理比較紮實,與鄉關聯形成鄉、村、組、巷4級網格,鄉一級是黨委、政府,村一級是支部和村委,組一級是生産隊和黨小組,巷一級是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每一級都有兩名主要負責人實行雙重管理,到最下一級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平均管理10戶居民,不多不少剛剛好。這一體系能夠確定将疫情防控、治安維護、沖突排查、糾紛化解、應急管理等社會相關事務全部納入網格,實作“多網合一”。

2020年,胡村對《胡村村民自治章程》進行了修訂,全文5378字,并将其凝練為448字的“四字”村民“文明公約”和“行為公約”,進一步規範村民的言行舉止。

2021年,胡村共為群衆辦實事20件,代辦各類民生事項100餘件。因為治理到位,村沖突排查人員基本處于“失業”狀态。

棒在“最好鄉風”

胡村有個紅黑榜,紅榜很熱鬧,上級政策、好人好事層出不窮;黑榜很寥落,畢竟,因為亂倒垃圾、折斷樹枝上了黑榜,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近年來,胡村多措并舉,引領鄉風文明:

——完善“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确相關職責任務,倡導群衆喜事新辦、白事簡辦,反對鋪張浪費;幫助群衆樹立“厚養薄葬”觀念,形成孝親敬老新風尚。2020年,新風尚共為群衆減輕婚喪嫁娶費用30萬元。

——成立道德評議會,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逐戶為星級文明戶挂牌授星,在全村營造“争星”“創星”的濃厚氛圍,促進良好村風民風家風的形成。目前,全村共有五星級文明戶40戶。村民家庭普遍被評為3星以上。今年增星12戶。

——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每年重陽節評選“好媳婦”“好婆婆”,充分利用榜樣力量引領全村形成文明鄉風。

“他還是個熱心腸的人,街坊鄰居無論誰家有事他都會主動上門幫忙,從不收取報酬。堅持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為群衆服務到底!”這段評語說的是黨員田健。正是有了像他這樣一批熱心人,胡村的鄉風才變得越來越好。

點評:黨建工作看起來是務虛,但其實是最實的,展現在發展的所有領域。“最棒胡村”告訴我們,即便曾經是一個貧困村,隻要抓住黨和國家政策機遇,以人民為中心苦幹加巧幹,也一定會在較短時間内涅槃重生、揚名立萬。(文/圖 記者 蘇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