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以微观之,所有的天赋都是后天形成。
不存在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某种天赋的人。
都是在之后的人生轨迹中,有意或无意中形成了天赋。
但很多人在幼年,在儿童期,在青年期,在自己思想还不完善,理性能力还蒙昧的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天赋,这种我就称做先天天赋。(尽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而有之。)
而在思想成熟后,感悟人生,逻辑分析推衍,得到的天赋,我称为后天天赋。
……
对于学生而言,两者都具备极大的难度。
后天天赋在学生时期无法依靠自己推衍掌握,因为思维不成熟,能力还在蒙昧期。此时能自行推演出后天天赋的人,唯有先具备先天天赋。
这就成了死结。
先天天赋不能依靠教育来确定的培养(偶然性极大,我们只能增进概率,但不能保证)。而没有先天天赋,后天天赋就不能自行推衍得到。
所以我认为,高中及以下时期,后天天赋是没有办法自己获得的,先天天赋则是偶然和概率。
但后天天赋可以由已掌握的成人,师长,来传授培养,这对师长的要求很高,但是可以做到,我确信我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
这种培养,教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论,调适三观,属于形而上学。
我儿子是我第一个验证作品,慢慢会有更多的验证,现在已起步。
回头说究竟什么是先天天赋,为什么说教育无法确保培养先天天赋?
其实先天天赋和后天天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方法论,三观。
区别在于,我所谓先天者,指其在思想尚未成熟,思维尚且混沌时期,已经因为偶然因素,自发练习和习惯了正确的方法论,以至于能力跑在了理智和智慧之前。
虽然自己还不明白,但却已经符合了正确的大道,能力就超常的表现出来了,并且因为先发优势,积累格外雄厚。
为什么说无法传授,因为此时尚蒙昧,你对3岁小孩讲方法论,无论讲的多么高明,多么深入浅出,他没有能力去理解,即便他很认真听,也只能听成一脑袋浆糊。
但他可以因为机缘,无意中符合了方法论,并且保持了下来,直到他青春期,理智萌发,才能明白自己这叫做天赋,(还有很多做的对,但不一定能想明白为什么。)
打个比方,先天天赋,就像智慧通达的成人穿越重生,具体知识忘了,但只要学习智慧没忘,就生而有方法论。
但重生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此事无法复制,只能靠机缘,最重要是最初那一点灵性萌发。
但是,教育可以提高这事的概率,胎教,早教,各种幼儿教育理论,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提高这个概率的。
我对后天天赋的定义就是方法论+真实自信。
这个则是可以后天有确定性的培养的,(虽然也存在无法教育的概率,但更多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牵扯到了家庭及环境,仅就学生而言,只要能受教,我以为这个成功概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和先天者小相比,绝对可以算确定的事情,不再是偶然。)
这对学生的要求很低,但对师长的要求就比较高。
基本脉络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