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骑电动单车的少年

2014年的国庆期间,我从外地回家看望妻女。一天,我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载着妻子和刚满两岁的女儿,从乡下前往县城逛街。村里离县城并不是太远,有七八公里的样子,公路也是近几年刚整修扩宽的,村里人平日去县城办事多是骑电动车,方便又经济。那天的天气不是很好,阴沉沉的像是憋着一场大雨,气温倒很舒适。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前行,一边和妻子配合着逗女儿说话。

车子走到“十里桥”附近抛锚了,无法“加油门”,这里刚好是村子到县城的中间位置,进退两难,非常尴尬。我只好推着车艰难往前走,希望不远处能找到个修车的铺子。电动车骑着方便快捷,推着就不那么轻松了,何况还载着人。这时候天越发阴沉,我依然故作轻松地和她娘俩聊着天,心里却是十分着急。这时候,从后面来了个骑着电动单车的少年,十八九岁的样子,像是个学生,他在我身边停下,说要帮我。我很吃惊,本能地随口说了句“不用了,走不多远就会有修车铺子”。“我知道前面两公里处有个修车的,但是天要下雨了,你还带着个小孩”他很执着,表情真诚地说,“我骑车在你后面,用一只脚搭在你车后面推着你走,到了修车的地方就行了”。我知道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但是这种“土办法”在农村是经常能看到的,并不稀奇。我还是想拒绝的,但是妻子眼中的焦急,还有少年脸上的坚定最终还是摧毁了我那虚伪的自尊。

就这样,少年一直把我们“护送”至修车铺,这2公里的路走了有十多分钟,他就一直保持那种滑稽的姿势。到地方,我们都松了口气,我是心里踏实了,他则可能是身体僵硬疲惫后的放松,亦或者是完成任务后的欣慰和满足。妻子向他道谢,并让女儿学着说“谢谢叔叔”,少年微微一笑,骑着车走了。妻子埋怨我没有向少年道谢,说我不懂人情世故。其实我心里是充满感激的,却不愿把那两个字说出口。

曾几何时,我也是那个少年啊。也曾在火车上将我的座位让给一对母女,自己站6个小时;也曾兜里揣着几十块钱找工作,却将一半的钱送给一个“落难的女学生”。可是,现实一次又一次摧残着我的“少年心”,让我变得提防心很重,甚至有点麻木不仁。望着少年的背影,我默默地祝福他能被生活温柔以待,也试着说服自己要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下次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自己也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