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礁石,就没有美丽的浪花;没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人的一生是复杂的多样的,没有谁的一生的一番平顺的。
他是《乌龙院》里鬼马的方丈,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但谁能想到这个看上去颇有喜感的老头居然是鲁迅的徒弟、商界大亨呢?

生活雕琢了李明炀的一生,他的一生尽是传奇,年少成名,中年破产,但他从来没有失去希望,乐观生活,最终以91岁的高龄仙逝。
我们应该向他一样笑对挫折,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编织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h1 class="pgc-h-arrow-right">贫穷少年靠知识改变命运</h1>
李明炀出生于一个战乱年代,小时候过着衣不蔽体,风餐露宿的日子,只能靠着教会的救济粮勉强度日。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食不果腹的他却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教会里都是来中国传教的外国人,没几个会中文的,然而李明炀却在几次接触过教会的工作人员之后,就可以用英语简单的跟外国人交流。
他的天赋成功的把他送进了教会的学校,从此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他的眼界因读书而开阔,他已经不满足于这种狭小又贫穷的生活,他想追求更大的世界,所以他更加努力的学习。
从教会毕业之后,李明炀已经可以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跟外国人无障碍交流了。
在教会读书的这几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已经拿到了教会的教学金。拿到这笔钱后,他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选择在留够家用之后出门闯荡。
他只身来到了上海这样一个繁华又充满诱惑的地方。可他并没有被这花花世界迷了眼,反而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著名的贵族学校圣约翰大学学习。
大学重新塑造了他的人生,让他走出闭塞,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大学里他除了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还结交了不少终身挚友,很多都是行业里的“大腕”。
在那里,林语堂、贝津铭都是他的校友,机缘巧合之下,他还成为了鲁迅创立的青年木刻班的一员,正式成为了鲁迅的徒弟。
虽然这段师生情分并没有维持很久,但是鲁迅身上的人格魅力还是影响着李明炀今后的路,想必后来他步入教师生涯也是受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只身一人独闯香港,创造辉煌</h1>
大学毕业之后,李明炀在圣约翰大学做了几年体育老师,他的教学生涯一帆风顺,甚至还当上了体育系主任。
那个时候的他正值壮年,他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在上海繁华的大街小巷肆意穿梭,像一尾鱼在海里一样肆意快活。
不过他一直没有遇见自己心仪的姑娘,始终是孤身一人,毫无牵挂,自己陪伴着自己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1949年,他选择离开上海去香港进一步发展,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
香港那时还是一个殖民地,寸土寸金,竞争激烈。李明炀初去之时,还不能温饱,每天只能给富人当英文家教度日。可这种职业根本不能养活他自己,他要选择新的出路。
在一次生日会上,因为贫穷,他没办法送出昂贵的礼物,无奈之下,他只能送一个手工娃娃聊表心意。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简单的手工娃娃居然颇受欢迎,不光寿星非常喜欢,很多人甚至来问他这个玩具娃娃是哪里买的。
这让李明炀看到了商机,几年的教职生涯让他很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更容易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再三考虑之下,他创办了“李氏公仔”,很快这家公司凭借着不俗的设计和性价比极高的产品打下了香港的玩具市场。甚至其中的一款椰菜娃娃一度脱销,只能限量发售。
很快,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凭借着“李氏公仔”成为了香港首屈一指的富豪。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力蜂拥进香港,当地轻工业呈井喷式发展。“李氏公仔”也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和行业内的竞争的冲击,一度走向破产。
随着玩具的销量越来越低,“李氏公仔”宣告破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失败后的一笑成就了许多人的回忆</h1>
李明炀又回到了什么都没有的样子,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已经不再年轻了。
不过这一次的失败,却给他积累了很多经验和阅历,几年下来沉淀了他的心境,他把名誉金钱看得十分淡薄真正学会了笑对人生,即使过着平淡的生活,也能捕获发自内心的快乐。
正是他的这份豁达,老天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一个平常的微笑,被街边的摄影师记录了下来,就是这一瞬间,让李明炀成为了香港系列明信片“香港的微笑”中的主角。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张自信乐观的脸孔,导演萧芳芳也是其中的一员,她被李明炀的纯粹打动了,点名要跟他合作。
就这样李明炀踏入了他之前并未涉足过的演艺圈,开始了另一段传奇人生。
他只是演绎一些配角,不过他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和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的认真,让他被更多人记住。逐渐地活跃在各大荧屏,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他是《乌龙院》里的方丈,是《小飞侠》里的师傅,是《无敌反斗星》里的长眉大师。他用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
即使成名后,李明炀还是那个李明炀,他曾经以80岁的高龄斩获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配,但他并没有去领奖,他给出的答案是,不以拍电影为追求。
他在生活中也十分的简朴,他把他赚来的钱都拿去资助孤儿和难民营的人们,给黑暗中的人们带去了一束光。
他的人生,虽然坎坷不平,却也被他经营的波澜壮阔,精彩纷呈,他的一生,尽是传奇。
从上海到香港,他始终是一人。终身未娶,无儿无女,资助了无数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也许在漫漫长夜,当他回想起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会发出赞叹的声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