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弯曲的热河鸟的化石和模拟。
法国收藏家提出捐赠化石
2016年10月,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法国雷恩科学中心举办了中国有羽毛恐龙特别展,引起轰动。来自法国、比利时等国的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比利时皇家自然研究所的恐龙科学家Gode Floyd应邀参加。辽宁省古生物学馆馆长孙歌回忆说,Godfloy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法国化石收藏家Esquire提出将八个从中国辽宁收集的在欧洲收集的化石标本免费赠送给辽宁古生物学博物馆。
在初次沟通之后,2017年1月,在收藏家Esquirey的要求下,Gode Floyd给孙哥写了一封信,正式提出将化石标本免费赠送给辽宁古生物学博物馆。
"这些化石是由Esquire从欧洲的几家私人收藏店收集的,他希望将它们归还给中国,"Godfloy在信中说。化石已准备好从比利时返回中国。但我现在需要你们的帮助,找到一种正式的方法来归还化石。特别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化石是如何来到欧洲的,Esquire承诺他会从欧洲市场获得它们,而不是直接从中国市场获得它们。这些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如果可能的话,必须归还给中国,归还给辽宁古生物学博物馆。"
2017年10月,应比利时皇家自然研究所邀请,由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局局长郭杰、辽宁省古生物学博物馆馆长孙歌组成的中国接待团抵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在比利时大使馆的协助下,辽宁接待团和欧洲送礼者在比利时皇家自然研究所正式举行了化石交接仪式。去年12月,在沈阳海关和国家古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下,所有化石被安全运回沈阳,并送往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其中四块化石是国际珍贵图案的标本
法国收藏家捐赠的八块珍贵化石,包括七只有羽毛的恐龙和一只原始鸟类曲阜热河鸟,现在在辽宁古生物学博物馆的宝藏中展出。记者看到,这8块化石都在50厘米左右,只有一只中国鸟龙化石尾巴较长,标本的长度达到73厘米。化石后,这些小恐龙和鸟类有着不同的姿势,栩栩如生,细致入微,骨骼、翅膀甚至羽毛的痕迹都非常清晰完整。
"在欧洲展示的八块化石,对于研究鸟类的起源以及恐龙与鸟类的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孙戈指着化石向记者解释,其中4块化石或近年来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模型标本,即古生物学命名的新属指定的典型、代表性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展示价值,这4个模型标本都是大约1.6亿年前的"徐氏曙鸟""短羽启动中国羽毛龙""太阳丝鸟龙", 而大约1.25亿年前的"曲阜热河鸟"。
根据出土的地层化石同位素年代测定证据,这些化石分别来自辽西的侏罗纪燕寮生物群(约1.6亿年前)和早白垩纪的热河生物群(约1.25亿年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徐氏的黎明鸟"属于小羽毛动物脚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建昌中晚侏罗纪山群, 辽西,是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自然》上的模型标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当时引发的"龙鸟战争"风靡全球,笔者认为,有羽毛恐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鸟类",可以取代德国祖先鸟类"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鸟类"的地位,其年龄比1000多万年前的德国祖先鸟类早1000多万年。这个标本的出现导致了全世界对鸟类起源的研究。
另一块化石,"短羽毛启动中国羽毛龙",是迄今为止最小的有羽毛恐龙之一,属于小羽毛动物脚类恐龙,只有30厘米长,尾巴相对较短,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骨化石,还保存了羽毛痕迹,还在建昌发现。专家认为,恐龙的后肢没有长长的羽毛,可能比同龄人更擅长奔跑。
"曲阜热河鸟"化石是在辽西白垩纪初期的县群中发现的,距今约1.25亿年前。这是一种新型的基根鸟,具有栖息地、吃植物种子等特点。
好时近鸟龙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有羽毛的恐龙,代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有羽毛的物种。
然后是Sun's Silk Bird Dragon,这是2017年刚刚发表在德国《自然科学》杂志上的丝质羽毛恐龙的模型标本,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孙歌的名字命名。这是一种小羽毛动物脚足恐龙新属,它与近鸟龙、黎明鸟有着非常相似的骨骼形状,身体上覆盖着柔软细细的羽毛,四肢有长长的羽毛,但不能拍打翅膀飞翔,甚至在树之间滑行,很可能生活在森林的地面上。
辽西可能是鸟类起源和进化的中心
"化石是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地层对比、寻找沉积矿产资源的重要材料,也是科普教育的宝贵资源。孙歌介绍,辽宁迄今发现的化石近30类,1万多种,包括水母、三叶虫、珊瑚、腕足类、头足类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包括恐龙)、鸟类、哺乳动物等陆生脊椎动物、蜘蛛、昆虫等陆生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在辽宁发现的化石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选定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53处,我省朝阳、益县、建昌、本溪、北汽等5个地方入选全国化石产地名录。
据初步统计,辽宁发现的恐龙化石有40多种,如蜥蜴脚、动物脚等。"在返回的八个化石标本中,有六个属于近鸟龙,动物脚型的齿龙恐龙,有人认为它属于鸟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著名恐龙研究专家、研究员徐兴告诉记者,齿状恐龙的共同特征是它们体型小,后腿长,大脑发达,比较聪明,一般被认为是食肉动物,有人认为它们是杂食动物, 其前肢较短,大多没有飞行能力。后肢上的爪子有凸起的爪子,用来在撕裂猎物的皮肤和血管时捕捉猎物,相当于自带"镰刀",通常钩爪不接触地面就能站起来。
辽宁发现的有羽毛恐龙与鸟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挖空骨头、轻盈、有羽毛等,对研究鸟类的起源和羽毛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鸟类的起源在国际学术界已经争论了100多年,但过去这些争论缺乏化石证据。近年来,"中国龙鸟"和"好时近鸟龙"等化石的发现以及8块化石的回归,为鸟类起源于动物脚类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徐星认为,恐龙进化的早期可能已经长出了羽毛,其中一根羽毛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像鸟类,最终进化出了鸟类。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普遍认为,辽西地区可能是鸟类起源和进化的中心。
非法离境的国家有权追偿
是什么促使法国收藏家捐赠他们珍藏多年的化石?业内专家认为,自2011年1月《我国古化石保护条例》和2013年《古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实施以来,公众对化石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国外也得到了积极的反响。此次化石捐赠行动也是外国收藏家和研究专家支持中国化石保护工作的具体体现,毕竟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这些化石毕竟要从中国返回中国,这也是海外友好人士的共识。
送回中国的八块化石标本是如何走向海外的?它的粗糙生活仍未解决。行业分析,应该近20年来,一些当地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通过偷猎、转售、走私等手段将化石流失到海外化石市场。这些化石标本的回归,将有力地推动辽宁古代化石的研究和普及,更好地服务于辽宁的科学文化建设。(辽宁省古生物学博物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