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幼儿园老师

作者:月未圆moon

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中很多人还没有做母亲,却已经是很多孩子的妈妈

她们不曾给自己的孩子喂水添饭,却精心呵护了更多的孩子

她们熬最深的夜,加最长的班

她们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老师

百年间,学前教育领域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初生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到如今的波澜壮阔,一切才刚刚开始。

“工匠”精神

提到“工匠”你会想到什么?可能会是木匠、铁匠、鞋匠……却很少有人将“教师”与“工匠”放在一起。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亦很少会有教师承认自己是“教书匠”。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偏见。其实,“匠”不仅仅是有专门技术的工人的代称,亦包含着奇思妙想这一层意思,“匠心独运”便是如此。

幼儿园老师

为师者,更加应当具有那份独到的“匠心”,我们要做的是独具匠心的“教书匠”,而不是机械的重复枯燥内容的“教书匠”。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这一新理念。“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这正是为师者必不可少的品质。

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教师,更加需要“工匠精神”的洗礼。“工匠精神”本身所蕴含的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非常适合眼下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不想脚踏实地的做事,一年要走的路恨不得一天走完,“工匠精神”将这不顾一切加速奔跑的大千世界拉回了现实,对待教育工作,更应该排除杂念、精益求精,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孩子快乐成长。

由此可见,作为大国工匠的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时刻将孩子放在心上,让工匠精神成为幼教之魂。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使“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工匠精神”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创新的品质。但教育本身是一门“慢”的艺术,急不来,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要做一名匠心园丁,必须祛除匠气,“教书匠”一词,很有匠气有余、匠心不足的味道。

幼儿园老师

教师沾染上匠气,就会像俄国著名作家契科夫笔下的别里科夫一样,束缚在套路里精益求精,在陈旧的经验中打转,这样做无异于缘木求鱼。

发挥教师的“工匠精神”,拥抱孩子,用心去爱,你会发现,这将是你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时代,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回归。不仅是幼教行业,工匠精神对于百工百业同样重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更是各行各业劳动者崇高的职业精神。解码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再创辉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