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家乡味道,令人忘不掉,却是我心中的佳肴

我最爱的美食是白水羊头和羊蹄子。

有时真不好意思给人家说这是自认为的美味佳肴,一是,该物属于难登大雅之堂的羊杂碎之类的东西;再一个就是家里人一看我买回这种东西,嘴里就会发出“啧啧”声,他们不吃,但怪话不少,但我还是对它“一往情深”,隔断时间没吃就会想得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刚参加工作,家离单位不远,但下班就是不愿回家,喜欢和一帮家在地州、住单位宿舍的同事呆在一起谈天说地、小酌两口。当时时兴四个人打“双扣”,那时代的乌鲁木齐人都知道这种扑克玩法。输的一方请客吃饭,就下楼去买羊头和羊蹄子,因为楼下的路灯下就常有个维吾尔族老汉在推着小车叫卖。

那时的巴扎上有固定摊位卖羊头、羊蹄子的,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地卖也很常见。小车上长方形的铁皮盆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煮羊头和炖得很烂的羊蹄子,车侧边放着一个烧着无烟煤的小圆桶炉子,用来加热铁盆底部的卤水,随时保持上面的羊头羊蹄热气腾腾。

在冬季严寒夜晚的马路边,只有老汉推着的小车上冒着热气,热呼呼、香喷喷的羊肉香味飘散四周,常引得刚下班饥肠辘辘的人们驻足小车旁。

你可以现场吃,维吾尔族老汉动作娴熟,抖落几下,再把肉从骨头上拨下来,然后放在案板上摊平撒椒盐,递过来一块肉给你尝,还问你,脑子吃不吃?皮牙子(洋葱)?挨在火炉旁,吃着热呼呼的羊头肉,别有一番滋味,当然你也可将整个羊头带回来慢慢享受。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家乡味道,令人忘不掉,却是我心中的佳肴

输牌的人把买好的羊头、羊蹄子和洋葱圈用塑料袋装好提上楼,放在桌上摊开的报纸上,开始拨羊头。大伙儿围坐一圈,荤素搭配着吃,小瓶的“小白杨”牌的白酒在这种场合是绝对不能少的。

天冷的日子里吃羊头肉的感觉是最棒的,而且要吃白煮的,稍微撒上点盐,就着洋葱吃,原汁原味、回味无穷,吃的就是羊头肉本身的鲜甜味道。羊蹄子煮得很烂,筋头巴脑、入口即化,含有丰富胶原蛋白,也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

其实,小时候就常吃羊头了,记得当时八毛钱一副的羊下水是从冷库肉联厂批发来的,包括一个头、四只蹄子、羊心、羊肝、羊肺等,羊肚子就像一个网兜,将所有东西装进去提回来。回到家,看大人们把羊头和蹄子扔在地上,用给汽车加热的喷灯喷出的火焰燎毛,边燎边用刀子刮,非常麻烦,但对美食的渴望也蕴含其中了。

随着年龄增长,愈来愈讲究养生了,知道这种东西不能天天吃,但隔三差五还是忍不住去批发市场买个羊头或几个羊蹄子回来解馋。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家乡味道,令人忘不掉,却是我心中的佳肴

当年,五块钱一个羊头,两毛钱一个羊蹄子,觉得太贵了;现在一个羊头六、七十块钱、羊蹄子十块钱一个,真搞不明白,骨头上就那么点筋和肉,为何卖得这么贵?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家乡味道,令人忘不掉,却是我心中的佳肴

现在羊头和羊蹄子的吃法也很多,比如:爆炒羊头肉、凉拌羊头肉、胡辣羊蹄等,但我的最爱还是白水羊头和羊蹄子,百吃不厌、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