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家鄉味道,令人忘不掉,卻是我心中的佳肴

我最愛的美食是白水羊頭和羊蹄子。

有時真不好意思給人家說這是自認為的美味佳肴,一是,該物屬于難登大雅之堂的羊雜碎之類的東西;再一個就是家裡人一看我買回這種東西,嘴裡就會發出“啧啧”聲,他們不吃,但怪話不少,但我還是對它“一往情深”,隔斷時間沒吃就會想得慌。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剛參加工作,家離機關不遠,但下班就是不願回家,喜歡和一幫家在地州、住機關宿舍的同僚呆在一起談天說地、小酌兩口。當時時興四個人打“雙扣”,那時代的烏魯木齊人都知道這種撲克玩法。輸的一方請客吃飯,就下樓去買羊頭和羊蹄子,因為樓下的路燈下就常有個維吾爾族老漢在推着小車叫賣。

那時的巴紮上有固定攤位賣羊頭、羊蹄子的,推着小車走街串巷地賣也很常見。小車上長方形的鐵皮盆子裡整齊地擺放着煮羊頭和炖得很爛的羊蹄子,車側邊放着一個燒着無煙煤的小圓桶爐子,用來加熱鐵盆底部的鹵水,随時保持上面的羊頭羊蹄熱氣騰騰。

在冬季嚴寒夜晚的馬路邊,隻有老漢推着的小車上冒着熱氣,熱呼呼、香噴噴的羊肉香味飄散四周,常引得剛下班饑腸辘辘的人們駐足小車旁。

你可以現場吃,維吾爾族老漢動作娴熟,抖落幾下,再把肉從骨頭上撥下來,然後放在案闆上攤平撒椒鹽,遞過來一塊肉給你嘗,還問你,腦子吃不吃?皮牙子(洋蔥)?挨在火爐旁,吃着熱呼呼的羊頭肉,别有一番滋味,當然你也可将整個羊頭帶回來慢慢享受。

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家鄉味道,令人忘不掉,卻是我心中的佳肴

輸牌的人把買好的羊頭、羊蹄子和洋蔥圈用塑膠袋裝好提上樓,放在桌上攤開的報紙上,開始撥羊頭。大夥兒圍坐一圈,葷素搭配着吃,小瓶的“小白楊”牌的白酒在這種場合是絕對不能少的。

天冷的日子裡吃羊頭肉的感覺是最棒的,而且要吃白煮的,稍微撒上點鹽,就着洋蔥吃,原汁原味、回味無窮,吃的就是羊頭肉本身的鮮甜味道。羊蹄子煮得很爛,筋頭巴腦、入口即化,含有豐富膠原蛋白,也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

其實,小時候就常吃羊頭了,記得當時八毛錢一副的羊下水是從冷庫肉聯廠批發來的,包括一個頭、四隻蹄子、羊心、羊肝、羊肺等,羊肚子就像一個網兜,将所有東西裝進去提回來。回到家,看大人們把羊頭和蹄子扔在地上,用給汽車加熱的噴燈噴出的火焰燎毛,邊燎邊用刀子刮,非常麻煩,但對美食的渴望也蘊含其中了。

随着年齡增長,愈來愈講究養生了,知道這種東西不能天天吃,但隔三差五還是忍不住去批發市場買個羊頭或幾個羊蹄子回來解饞。

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家鄉味道,令人忘不掉,卻是我心中的佳肴

當年,五塊錢一個羊頭,兩毛錢一個羊蹄子,覺得太貴了;現在一個羊頭六、七十塊錢、羊蹄子十塊錢一個,真搞不明白,骨頭上就那麼點筋和肉,為何賣得這麼貴?

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家鄉味道,令人忘不掉,卻是我心中的佳肴

現在羊頭和羊蹄子的吃法也很多,比如:爆炒羊頭肉、涼拌羊頭肉、胡辣羊蹄等,但我的最愛還是白水羊頭和羊蹄子,百吃不厭、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