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作者:文旅斩视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有人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历史,都是靠后人编制的,说白了历史是为每一届帝王服务的,编制的人站在那个朝代,他的传播思想就倾向于谁。

而传说不是,传说就是口口相传,一个传得比一个神奇,这才是传说的精髓。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蚌埠没有海,但是,喜欢走远路到处飞的八仙也想去蚌埠看看,凡是神仙走过的地方,在上千年前都会留下一些足迹和脉络,后人就开始传,一传十,十传百,一个砂子传成一片沙漠,一块土丘传成一座山,蚌埠的张公山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原来就是一块石头加一片土丘,后来,随着日月星辰的脉络走向,这座山现在的海拔是71米高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当年的在蓬莱的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宴会,酒足饭饱之后,低头看到蚌埠有一块闪亮的石头晶莹剔透,于是他就附身飞下天界,破例来了一次酒后蚌埠游,张果老飞到这块晶莹剔透的石头旁边,发现是一块宝石,趁人不意之时,别在腰间竟然偷走了,这么一个大仙竟然做这样的“下三滥的事情”张果老也自我感觉不好意思,于是,他用宝葫芦从石块的附近里撒了一点水,就是现在的张公湖,这一滴水美的惊艳。而被张果老取走宝石的地方,日转星移之后形成了一个土丘,就是被后人称之为的“张公山”!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如此美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真正的张公山纯系涂山山脉,涂山一带曾是原始社会后期涂山氏居住的地方。涂山脚下的禹会村,传说是当年治水英雄大禹会诸侯之地,作为行政村村名属全国唯一,这里至今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张公湖秋色

张公山是历史文化名山涂山山脉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怀远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此山就叫张公山,山下一湖,名化陂湖,现更名为张公湖。相传,明朝有个张姓战将,解甲归田,隐居山下,由于他德高望重,当地百姓尊称张公,张公山因此得名。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这也是另一个传说。无法考究,因为百姓的口语相传已经代代而代代相传。

据最近的历史,清朝,张公山顶建有寺庙,每年还有一次初春庙会。该庙原名“寺山庙”,后改名“中岳庙”,又改为“观音庙”。由于庙的基础南高北洼,庙门朝北,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倒座观音庙”。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蚌埠后,寺山庙遭到彻底毁坏。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1973年,蚌埠市政府决定利用张公山与化陂湖的自然风景和优美环境,将此山辟为公园,1975年建园工程全面开工。1983年7月1日,张公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从1986年以来,张公山公园各项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日益完善。先后建成了湖滨餐厅、水榭长廊、园中园、望淮塔、儿童乐园、月季园、动物园等。

这一些记载可是真实有效的。

不管什么传说,最美的要数张公山的秋色,美得让人窒息陶醉。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张公山虽然不高,不大,可以说是蚌埠的眼睛和心脏之处,这座山具备一座4A级品质的旅游景区,有望淮塔,望淮塔顾名思义,站在塔上可以放眼一条淮河。这也是响当当的属于蚌埠市标志性建筑。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观淮河两岸风景。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山不高,有仙则灵。林荫盘山小路适合市民晨练和晚跑,更有半山的书吧和茶社,增添了这座山休闲漫步的功能需求。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古淮河

我作为一名外地游客,每年的秋天都要来张公山走一走,领略一下淮河古道的悠长。

一峰矗矗云中起,树杪离天不盈咫。

支曼逶迤何可穷,磅礴江南数千里。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蚌埠游还有当地的美食,安徽菜系也是深受人们喜欢的一桌美食,去蚌埠当地的朋友带我体验了老蚌埠的美食味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几道菜: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特色的肉丸子,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转身是秋,八仙之一张果老走过蚌埠后,说这里的秋色让他陶醉

这道菜我吃了以后也不知道菜名,非常尴尬,但是却很怀念这道时令的蔬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