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围歼国民党“西进兵团”,重要的辽沈战役,为新中国成立迎来曙光

1.

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场战役中的第一场,1948年秋,东北解放战争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进入战略决战阶段,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队空前壮大。

实力雄厚的我国东北野战军歼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集团共计47万人,真正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导权和战略优势。 第一阶段辽沈战役在锦州战役胜利后,敌东北击破总精锐兵团敌东北廖耀湘第九兵团在未能强攻黑山大虎山的情况下,为了通过海路撤退到关内,企图转移到营口港。 目前,能否堵塞廖耀湘兵团,歼灭东北地区,是东北野战军此时最紧急的作战任务,关系到辽沈战役全局的得失。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有160万人参军,其中农民工有313万人,担架的有20万人,另外交付的粮食共计有450万吨。上百万的热血青年参军进入战场,男女老少争先恐后的赠送供品,为军人们缝制军衣,制作军鞋,并帮忙照顾伤残病员。多大的风雪天也阻止不了这百万民工为军队到处支援。在这片广阔的东北战场上,无时无刻不展现出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形象,显示出我们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1948年9月,在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最后决战,首次在中国东北拉开了战场的帷幕。 其中贯穿北京、长春、东北地区多条铁路线路的交通枢纽——吉林省会长春曾经被认为是战斗最初开始的地方。 吉林省会长春同时也是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最北端,周边都是解放区,另外和驻扎30万人的沈阳和驻扎15万人的锦州城相比,守军兵力只有10万人的枪,其中新7军、第60军6万多人是正规军,剩下的是保安团等杂牌,所以10月3日,罗荣桓开始致电中央表示决心“攻击锦州”,并调整部署,计划召集16名师团和炮兵纵队主力共25万人攻击歼灭锦州敌人。 4日,国共中央复电指出,此次计划“完全正确”,要求按照既定计划“大胆放手、坚持实施,率先攻占锦州”。10日,据上级的强调,战局很可能发展成极为有利的局势,关键是一周内外攻占锦州。即使没有达到其他所有的目的,但只要攻占了锦州,我们就相当于握住了主动权,就是伟大的胜利。

围歼国民党“西进兵团”,重要的辽沈战役,为新中国成立迎来曙光

围歼国民党“西进兵团”,重要的辽沈战役,为新中国成立迎来曙光

2.

这场伟大的辽沈战役中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英雄人物,记录在册的许多英烈中,马云飞就是其中之一,他为我国部队攻克锦州城,掌握城内敌军情况,顺利攻城,提供了重要情报。1948年10月14日,锦州攻略战正式开始。天还没亮,马云飞便赶到城北我军的第三纵队司令部,请示亲自为部队带路。于是在一场场的枪林弹雨中,马云飞率领第三纵队突击队穿过小巷,绕过敌军火力,巧妙地避开了被封锁的区域。就在部队要推进国民党九十三军司令部、铁北守备队最后一道防线时,马云飞不幸被击中了,倒在了血泊中。而此时的国民党军队火力也开始愈加猛烈,当他看到身边的士兵纷纷倒下,马云飞开始焦急起来,咬紧牙关,忍受着剧痛,又极具困难地爬了起来,用尽最后的力量,为我军指示着前进的方向。经过31个小时的激烈战争,锦州城最终被解放了。马云飞也永远躺在了他战斗的土地上,再也没有醒过来。那一年他38岁。

这次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的第一次大决战,战争持续了52天,50多万的国民党部队被我军歼灭,这也直接影响了敌我双方之间的兵力对比。许多敌军名将最终成为了我军的俘虏。 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

围歼国民党“西进兵团”,重要的辽沈战役,为新中国成立迎来曙光

作为国民党中骁勇善战的高级将领,廖耀湘最为精彩的一战是远征缅甸。他率领22师差一点就歼灭了日本军队的王牌第18师。 且在多次的战役中歼灭了众多敌人,由此获得了美国的自由金质勋章,是大家都公认能打的孙立人。就在当时,这位高级将领廖耀湘,拥有着12万大军的兵团,其中包括新一军和新六军这样的老将头等美机主力部队,实力都极为强大。堵住这样的王牌兵团,可想而知有多难。此外,东北野战军主力没有事先部署在廖耀湘撤退路线上,我军必须尽最大努力争取时间,这又增加了战斗的难度。在拦截结果发现胡家小屋一带电报信号密集。我军怀疑这里极有可能会是敌人的某一级指挥机关重要所在地,综合下来,这里值得偷袭。

当晚,我军3纵第7师21团3营在东北胡家小屋一带开始夜袭,8连毅然决然的冲进了廖耀湘所在的兵团指挥部。八连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廖兵团的指挥中枢捣毁,这场敌强我弱的局面,虽然我军伤亡惨重,但最终还是摧毁了敌人的兵团部。此次的夜袭,让廖耀湘这位经过漫长战斗的名将开始陷入了恐慌。由于兵团已经被我军主力包围,在撤出胡家窝舍后,廖耀湘用明符电报将国民党军部队全速撤回新立屯方向。

围歼国民党“西进兵团”,重要的辽沈战役,为新中国成立迎来曙光

3.

据此,我军一下子明确了敌军的行动方向和真实意图,第三大队第八联队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东北野战军合理部署兵力的情况下,歼灭了廖耀湘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廖耀湘始终没想到,在他这个“危急”的状态下用明文电报,不择手段地为己方大军争取时间。 8连的行动已经完全打乱了对方的指挥。虽不能说此次作战是运气眷顾了我军,但基于实力和整个战斗的态势这种想法当然也是可行的。

此后,我军3纵编成为40军、四野王牌军,参加了50年代的抗美援朝。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52天里,是东北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胜利的决定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军委下发的辽沈战役作战指示方针,首先是在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拉开了我国解放战争中三大决战战略的序幕。在我军攻占锦州,举行辽西会战,后又在攻占营口沈阳解放东北全境的三个阶段,在这其中歼灭了国民党军队47万多人,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辽沈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最初的一线曙光。实现了党委提出的关闭国民党军队一个战略小组在东北境内各个歼灭的决定,取得了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 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坚强可靠的战略后方。 它向当时我国的人民展示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国家领土的分割的痛苦绝望中站起来的希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