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法东
本来有很多事要做,很多地方要去,可是,我却放下一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写这篇文章。为什么?因为这篇文章所针对的是一部传记,一部成功的传记、精彩的传记。作者用强烈的使命感和精湛的写作艺术,成功地复活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志士、抗日英雄,再现了一段中华民族的混乱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题记
三、再现历史
作者在复活英雄的同时,也再现了那个外寇入侵、政府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的历史。陈曙辉第一次被开除学籍,是因为在作文中反映了当时因政府腐败、军阀混战造成的民生疾苦。第二次被开除,是因为参加了抗议政府不抗日的学生游行。“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提出了“攘外应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率大军对中央苏区开始“围剿”。并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致使日军短时间内占领沈阳、长春、四平、公主岭等十多个城市。
陈曙辉被抓进监狱,是因为陈曙辉忍无可忍,秘密联络组织东北籍沦陷区士兵,准备回乡奔赴抗日前线。
当时,蒋介石政府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境遇中,只剿共不抗日。

陈曙辉在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队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让我们了解了蒋介石亲自组织的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有点滑稽的新生活运动,以及国民党政府丑态百出的工作作风。
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学习,让我们跟随陈曙辉在社会调查课上,发现了“望郎媳”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
尤其是陈曙辉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期间,通过他的日记,反映了更加重要的社会现实。
比如,1936年6月3日,陈曙辉的日记记载:日军下等勤务兵用纸包着一面青天白日旗,包了一包大粪,欲进省府面见省主席于学忠事件。比如,7月1日的日记中记载:“日本浪人在天津河北省政府门前脱下裤子,向着省政府解小手(撒尿),”且“时常有日本浪人在省政府门前吸烟,将火柴在吾省守卫卫兵所持之枪上摩擦。”之事,以及“在北平,任何一日军兵、勤务兵都可以向我华北军事最高长官部长(何应钦)打电话谈话,不管什么机关他们都可以任意冲撞。”的情况。
7.18号——星期二所记载:
“王教官报告华北现势。谓,日又向我提出新要求。第一,陇海、津浦二铁路归日管理,以备在日战争时,运兵敏捷;第二,沿长江各都市驻日军;第三,长江各都市均驻日飞机两架;第四,紫金山驻日军;第五,蒋委员长下野;第六,国民政府改组。”
6月19日,记载:在日本压力下,“河北省府被迫迁至保定,省府各职员均呈请辞职……
于学忠(时任河北省政府主席)赴汉口、转郑州,已动身赴陕,奉命剿匪(当时国民党政府称共产党)!
二十号——星期四——阴
“须知国家今日已至生死关头,闻日本所提要求之内,有一条是全国各处凡带有军事性质之学校需一律停办。”
“初要我河北政府移保定,于学忠调职,关、黄(抗日名将),二师离平移驻他处。军事委员会北平训政处撤销。
这新要求,是要大陆灭亡,永无翻身之时,其阴险如是。”
——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国情。这就是那时的真实历史!
先不说日本政府如何蔑视国民党政府,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就说日本士兵的猖狂达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国家还是国家、政府还是政府吗?让人情何以堪呀!我们的国家尊严何在?颜面何在?!而蒋介石居然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居然还“攘外必先安内”,在北平,任何一日军兵、勤务兵居然都可以与国民政府华北军事最高长官何应钦平等对话,平起平坐……
如此,“安”了“内”又能怎样?!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能让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不受帝国主义欺负吗?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这就是《曙辉日记》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记录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曙光生辉》所再现的那个年代的历史!
前不久,在微信上好像还看到有人宣扬什么: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环境最美好的时期,是人们的言论最自由,思想最解放,最出人才的时期。在国共两党抗日的问题上也一直有人说三道四。我想,大家在读了《曙光生辉》之后,是会明白一些问题的。
总之,《曙光生辉》是一部成功的、精彩的英雄传记。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位长垣本土的仁人志士,一位以国为家,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主要历史。是一部进行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值得大家认真读一读!尤其是青年人!
阅读《曙光生辉》不但能够让我们了解陈曙辉这样一位仁人志士、民族英雄,而且,还可以使我们从英雄曲折的成长轨迹中、坎坷的奋斗历程中悟出点什么。
(来源:厨娘的诗和远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