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建立初,一共下辖六个旅,六个旅当中,最厉害的,还属一二九师麾下的三八六旅,也是后世最有名气的一支八路军部队,不因别的,只因后世抗战题材中,大多与三八六旅有关,尤其是《亮剑》,便是采用的三八六旅作为背景。

每一支部队,都配备标准的旅长、政委、参谋长,真实的三八六旅的三大巨头都有各自的绰号,一个是旅长陈赓,被叫做瘸子,一个是政委王新亭,被叫做瞎子,一个是参谋长周希汉,被叫做瘦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陈赓大将,瘸子绰号由来</h1>
南昌起义时,陈赓在总指挥部负责保卫,当南昌城战火缤纷时,敌军发起猛烈反攻,不得已,部队只能撤离,陈赓和卢冬生率部撤出南昌城,在路上,子弹如流星一般,陈赓边打把撤,不料被人推了一下,陈赓摔倒在地,再想爬起来时,忽然觉得腿使不上力。陈赓惊愕的发现,一股粘稠的热血从左腿渗出,见敌军正往这边来,陈赓顺势沿着山坡滚落下去,翻到田沟里没了知觉。
直到傍晚时分,卢冬生才找到陈赓,将他摇醒,见敌军折返,陈赓让卢冬生躲进草堆里,自己则用血涂了一身,骗过了国军,由于失血过多,再次醒来时,只见山坡上人仰马翻,只见这些人脖子上都有红丝带,陈赓这才明白是起义军来了。
起义失败,陈赓由香港转入上海,住进了医院治疗,腿伤才逐渐痊愈,不过还是留有后遗症,使得陈赓有点跛脚,后来陈赓便在上海的中央特科工作,这也是为什么陈赓长征都快结束了,还是红军师长的原因,也是十大大将中,唯一一个红军时期的师级干部,其他几乎都是军级以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王新亭上将,瞎子绰号由来</h1>
王新亭为人淳朴,虽立身于三八六旅,但名气并不大,后世对其了解鲜少。王新亭高度近视,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取下眼镜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去三八六旅和陈赓搭档,陈赓为人风趣,喜欢根据别人特征来叫,毕竟叫政委,叫新亭,总是有些别扭,于是陈赓便称其为瞎子,王新亭和陈赓熟络后,也叫起了陈赓为瘸子,两人情谊比天高。
王新亭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一个完美的政工干部,就连毛主席都说:“王新亭风格很高,顾全大局,应该表扬”,亮剑中,李云龙遇上了好政委,而王新亭也是陈赓的好政委,两人互相搭台不拆台,才使得三八六旅强大到日军都要先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周希汉中将,瘦子绰号由来</h1>
周希汉将军也十分朴实有趣,自知自己看起非常瘦弱,便自称为天下第一瘦,1930年,徐向前第一次见周希汉,便说:“你长得单薄些”,周希汉不以为意,据理力争:“关云长身材高大,不也打败仗吗?诸葛亮、庞士元长得如何?还不是常打胜仗?将在谋,而不在勇。”
周希汉一席话,让徐向前印象深刻,因为这次偶遇徐向前,也使得周希汉的命运得到了扭转,在长征时期,徐向前救过周希汉两次。周希汉军事才谋的确很强,就连刘伯承都称其为赵子龙,抗日战争时期,陈赓将周希汉拉来当他的参谋长。
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第一次见到了周希汉,便问陈赓:“这就是险些被张国焘砍了脑壳那位嘛?听说打起仗来脑筋转得很快哟。”陈赓将军笑着说:“他还有个绰号咧!叫做瘦子!我给他起的。”陈赓绘声绘色,还用两只手比画,说:“喏,就这么瘦!”毛主席乐得哈哈大笑。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三子部队,天下闻名</h1>
曾经在太岳地区流传着一首歌谣:
小日本,你听清,太岳山上有陈赓;
小日本,别捣蛋,让你碰上周希汉;
虽时过境迁,各骁将辞世多年,但作为中国人,要永远铭记,在抗日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英灵,中国人都有祭祀习惯,闲暇之余,不防去祭奠一下这些新中国的英烈们。
陈赓墓位于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
王新亭墓位于河北涉县将军岭;
周希汉墓位于湖北省麻城市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