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建立初,一共下轄六個旅,六個旅當中,最厲害的,還屬一二九師麾下的三八六旅,也是後世最有名氣的一支八路軍部隊,不因别的,隻因後世抗戰題材中,大多與三八六旅有關,尤其是《亮劍》,便是采用的三八六旅作為背景。

每一支部隊,都配備标準的旅長、政委、參謀長,真實的三八六旅的三大巨頭都有各自的綽号,一個是旅長陳赓,被叫做瘸子,一個是政委王新亭,被叫做瞎子,一個是參謀長周希漢,被叫做瘦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陳赓大将,瘸子綽号由來</h1>
南昌起義時,陳赓在總指揮部負責保衛,當南昌城戰火缤紛時,敵軍發起猛烈反攻,不得已,部隊隻能撤離,陳赓和盧冬生率部撤出南昌城,在路上,子彈如流星一般,陳赓邊打把撤,不料被人推了一下,陳赓摔倒在地,再想爬起來時,忽然覺得腿使不上力。陳赓驚愕的發現,一股粘稠的熱血從左腿滲出,見敵軍正往這邊來,陳赓順勢沿着山坡滾落下去,翻到田溝裡沒了知覺。
直到傍晚時分,盧冬生才找到陳赓,将他搖醒,見敵軍折返,陳赓讓盧冬生躲進草堆裡,自己則用血塗了一身,騙過了國軍,由于失血過多,再次醒來時,隻見山坡上人仰馬翻,隻見這些人脖子上都有紅絲帶,陳赓這才明白是起義軍來了。
起義失敗,陳赓由香港轉入上海,住進了醫院治療,腿傷才逐漸痊愈,不過還是留有後遺症,使得陳赓有點跛腳,後來陳赓便在上海的中央特科工作,這也是為什麼陳赓長征都快結束了,還是紅軍師長的原因,也是十大大将中,唯一一個紅軍時期的師級幹部,其他幾乎都是軍級以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王新亭上将,瞎子綽号由來</h1>
王新亭為人淳樸,雖立身于三八六旅,但名氣并不大,後世對其了解鮮少。王新亭高度近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鏡,取下眼鏡幾乎什麼也看不見,去三八六旅和陳赓搭檔,陳赓為人風趣,喜歡根據别人特征來叫,畢竟叫政委,叫新亭,總是有些别扭,于是陳赓便稱其為瞎子,王新亭和陳赓熟絡後,也叫起了陳赓為瘸子,兩人情誼比天高。
王新亭雖然名氣不大,但是一個完美的政工幹部,就連毛主席都說:“王新亭風格很高,顧全大局,應該表揚”,亮劍中,李雲龍遇上了好政委,而王新亭也是陳赓的好政委,兩人互相搭台不拆台,才使得三八六旅強大到日軍都要先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周希漢中将,瘦子綽号由來</h1>
周希漢将軍也十分樸實有趣,自知自己看起非常瘦弱,便自稱為天下第一瘦,1930年,徐向前第一次見周希漢,便說:“你長得單薄些”,周希漢不以為意,據理力争:“關雲長身材高大,不也打敗仗嗎?諸葛亮、龐士元長得如何?還不是常打勝仗?将在謀,而不在勇。”
周希漢一席話,讓徐向前印象深刻,因為這次偶遇徐向前,也使得周希漢的命運得到了扭轉,在長征時期,徐向前救過周希漢兩次。周希漢軍事才謀的确很強,就連劉伯承都稱其為趙子龍,抗日戰争時期,陳赓将周希漢拉來當他的參謀長。
在一次會議上,毛主席第一次見到了周希漢,便問陳赓:“這就是險些被張國焘砍了腦殼那位嘛?聽說打起仗來腦筋轉得很快喲。”陳赓将軍笑着說:“他還有個綽号咧!叫做瘦子!我給他起的。”陳赓繪聲繪色,還用兩隻手比畫,說:“喏,就這麼瘦!”毛主席樂得哈哈大笑。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三子部隊,天下聞名</h1>
曾經在太嶽地區流傳着一首歌謠:
小日本,你聽清,太嶽山上有陳赓;
小日本,别搗蛋,讓你碰上周希漢;
雖時過境遷,各骁将辭世多年,但作為中國人,要永遠銘記,在抗日戰場上抛頭顱灑熱血的将士英靈,中國人都有祭祀習慣,閑暇之餘,不防去祭奠一下這些新中國的英烈們。
陳赓墓位于湖南省湘鄉市龍洞鎮泉湖村;
王新亭墓位于河北涉縣将軍嶺;
周希漢墓位于湖北省麻城市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