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蒙台梭利是19世纪至20世纪意大利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自福禄培尔以来对幼儿教育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她创办了儿童之家,写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和《童年的秘密》等著名著作,至今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世界多国流行推广,中国也有很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机构。
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
1.通过教育使人成为具备教养和人格的人;
2.自发性智能(心理原冲动);
3.推崇人的创造性;
4.协调孩子自我发展,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发展各方面能力;
5.有准备的环境:遗传,环境(提供一切成长所需的积极要素,排除不利要素);
三、幼儿发展的特点
1.心理形成胚胎期:儿童心理形成时期
2.心理吸引力:儿童利用周围一切环境形成自己的行为,性格,语言和心理;
3.关键期:孩子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了,过了特定的时期敏感性就会消失;
4.阶段性:
(1)第一阶段0-6岁:创造期,0-3岁胚胎期儿童没有意识的思维活动;3-6岁个性的形成;
(2)第二阶段6-12岁:平稳发展期,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3)第三阶段12-18岁:青春期,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四、教育方法:自由,纪律和工作
(一)自由
1.教学原则:给儿童自主性和自由的活动;
2.教学方法: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教学
3.教学环境:给儿童自由便利的活动场所,但是要限制儿童的自由;
(二)纪律:孩子的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也要求孩子自律和遵守规则;
(三)工作:反对游戏,主张工作,孩子能自由专注地研究各种教具;
(四)教师:教师是孩子活动的协助者,并且要随时根据儿童的需求,不断地制作新的教具
(五)教具:让孩子认识生活,练习独立能力和建构人格的学习材料,把生活物体和生活现象中某些特征突出的材料先孤立起来让孩子去感知,等孩子感知之后再回归到生活中去;
五、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教育:基本动作,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
2.感官教育:培养敏锐的感官,各种感官训练;
3.数学教育:直观教具,读写算练习;
4.语言教育:表达等
5.文化教育:动物,植物和天文,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