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作者:人文武汉

原创:刘汉桥

武汉市江岸区岳飞街,老汉口人熟知的霞飞街或霞飞大将军街。是原法租界时期1902年建成的,初名塔那那利佛街,塔那那利佛原为法属非洲殖民地马达加斯加首府;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为霞飞大将军街,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为法国元帅;1943年,伪市政府收回法租界,改称圣德街;抗战胜利后1946年,改为岳飞街;1967年文革时,改为保卫街;1982年,恢复岳飞街名。

1896年,中法两国政府签订《汉口租界租约》。1898年初,法国驻汉口领事德托美决定编制市政管理规定及设计街道布局。市政建设,规划先行。1902年,建成类似国际象棋棋盘四通八达的网状分布、有人行道、有排污设施、宽阔的7条大街,霞飞街是其中之一。

1901年,法租界在规划布局范围内落成了10座欧式建筑,已知的如东方汇理银行、立兴洋行、工部局、巡捕房、兵营等,不知岳飞街1号、3号是否也在这10座建筑中?此前法租界只有一座1895年修建、被洪水冲垮后1892年重建的、位于今洞庭街的法国领事馆,一座孤零零的欧式建筑,领事馆外围为汉口第一个跑马场的跑道。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1913年,法租界塔那那利佛街tananarive 田联申制图

汉口岳飞街在民国是一条很有名的街道,在繁华的商业街面上,还居住过多位民国的达官贵人。岳飞街3号,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人和实业家徐源泉的居住过。

徐源泉(1885~1960)字克成,湖北黄冈仓子埠(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人,秘密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参谋。参加抗战,1935年曾获陆军二级上将衔。1946年退役后,致力于工商文教事业,任辛亥首义同志会理事,是中国国民党第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至香港,后转赴台湾,曾任湖北同乡会理事长等职,并创办台北金瓯女子商业学校,1960年11月11日在台北病逝。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士兵背后为今岳飞街1号、3号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2012年,岳飞街1号 侯红志摄

2019年6月,笔者曾经到汉口岳飞街去扫街了一周,对岳飞街3号印象比较深刻,它的正面被改造过,穿过一条巷子走到它的背后,老房子的装饰物尽收眼底,看到这些,就觉得这个历史建筑有背景。回到家里面在电脑上看资料,怎么也找不到岳飞街3号历史建筑的建筑资料和人物背景。偶尔在网上看到回忆录中谈到是徐源泉公馆,还有说隔街斜对面是省主席万耀煌的公馆等等,因为没有事实证明。

就这样带着疑惑,反复又去了几次岳飞街。以至于和波依也琴行刘群经理在一起吃饭时,他说这几天都看到你在岳飞街这里转,我笑着说:在扫街,看老房子。对汉口的历史建筑,看多了就有感情,特别是对目前还没有挂牌的历史建筑兴趣更大,但是现在武汉没有挂牌的历史建筑的资料很少很少,只能自己在平时做有心人,多留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近来在翻阅藏品时,一本书和一枚旧信封,使我看到了破解汉口岳飞街3号的希望, 可以证明汉口岳飞街3号就是名人徐源泉的公馆。这本书是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社会部编印的武汉调查,第85页中有徐源泉的住址简介,说明徐源泉在1948年就住在汉口岳飞街3号。

这一枚信封,是1946年5月8号,徐源泉从汉口岳飞街3号寄出的信,信札在当时就没有了,只剩下信封,现在从信封的字面上可以看到如下信息,这是一封徐源泉从汉口岳飞街3号寄出的信,邮戳时间是1946年5月8号,寄给重庆武昌中华大学校长王震寰(铁生),信封正面有钢笔字:徐源泉给王之信,关于学校经费问题。因为徐源泉是武昌中华大学校董,而且很热心教育,对武昌中华大学多有资助。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就是这两件收藏品的出现,可以直接证明徐源泉从1946年到1948年,都住在汉口岳飞街3号这个公馆里。一本书和一枚旧信封证明了没有挂牌的历史建筑物的人文历史,看似偶然,答案是必然的,是一个热爱武汉历史建筑人的长期追求,是有缘的报答,更是对武汉历史建筑保护的期盼。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改造后的岳飞街3号立面 刘汉桥摄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侧面为建筑原貌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建筑装饰及通风口

在法租界,据考证还有一处属于徐源泉的房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横街直路 | 岳飞街3号 徐源泉故居觅踪

岳飞街与中山大道交汇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