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作者:看电影杂志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God's Own Country

'

上帝之国

2017

导演:弗朗西斯·李

类型:剧情 / 爱情 / 同性

主演:乔什·奥康纳 / 杰玛·琼斯 / 哈利·莱斯特·史密斯 / 伊恩·哈特/ 亚力克·塞克雷亚努 / 梅拉尼·基尔伯恩 / 利亚姆·托马斯 / 帕齐·费伦 /莫伊·哈桑 /纳维德·乔杜里 / 莎拉·怀特

两个年轻的牧羊汉子在广阔的草地上照看着羊群,静默无言。

你稍微走个神,就看到屏幕上两人扭打在一起,然后衣服被扒光,两人光屁股相对了。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相爱相杀”

啧,我还以为我在看[断背山]。

只不过这次,从美国西部的怀俄明州到了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变成了[上帝之国]。

舞台背景也就从广阔冰冷的美式大牧场到了英国小镇的小作坊式家庭农场。

男孩强尼在农场和不能劳作的父亲、祖母相依为命,操持农场的重任也就落到了他自己肩上。

在这个忙碌的产羔季,幸亏罗马尼亚工人格奥尔基的到来。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你喂羊来我修墙

不仅仅是分担农活,两个人之间对彼此的感情也在这片荒野上生发、绽放。

约克郡的乡村农场,一面阴霾、压抑,一面又充满了大自然的粗犷与野性,成为这个故事的绝佳舞台。

家庭农场

[断背山]有个让人怦然心动、又让人津津乐道的电影开头。

天色微亮的清晨,层次分明的远山与原野,闪烁的车灯像坠落在地球的星星一样,探照在广袤漆黑的荒原上。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断背山]开头

轻轻拨弦的清脆吉他声音响起,我们就随着埃尼斯来到了这里,断背山的自然大牧场。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欧洲农/牧场的最初概念都来自[断背山]。

有趣的是,[上帝之国]的新人导演弗朗西斯·李也一定是把[断背山]看了无数遍的铁杆级粉丝。

就连片头微亮不亮的暗青天色,暗色中的一束幽微灯光,一上来就是一片农场景观都像极了[断背山]。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片头

但其实,两部电影里的农场又不太一样。

欧、美洲的家庭农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广泛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了现在农场经营模式的主流。

不同于美国,任何规模都可以称作“家庭农场”,在欧洲,主要还是指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农场。

像是[上帝之国]里,一家里的男人代代相传,负责经营农场,一般情况下都无需额外雇工。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男主和身体不便的老爸

父亲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劳作,才找了罗马尼亚的工人格奥尔基来暂时帮忙。

而仅有100只左右斯韦尔代尔黑面羊的规模,也远远不能和[断背山]里相比。

实际上,这也是欧洲大部分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

而且,不知你是否留意,[上帝之国]里的农场,主要是以养殖牛、羊动物为主,并不是那种综合型的农场。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里的黑面羊

欧洲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等等的分类十分明晰。

比如,法国新浪潮导演候麦的[秋天的故事]里,女主角自己操持着葡萄园,在乡下独自生活,这就属于葡萄农场。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秋天的故事]里的葡萄园

既有着自得其乐的乐趣,也有着孑然一身的孤独,候麦将那种农场生活拍的异常迷人。

和候麦不同,弗朗西斯·李镜头里的约克郡农场,没有生命盎然的绿色和乐趣横生的生机。

有的只是漫漫无期的春雨,荒芜一片的草地,低矮破败的石墙,和那潮湿泥泞的牛棚、羊圈。

阴霾丛生又压抑无比。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里的乡村景观

这都来自导演本人对约克郡乡村的印象,导演在20岁去伦敦学习表演之前,一直照看着家里的农场。

所以,就像导演说的,他要展现的是自己成长中所熟悉亲历的那个英国乡村。

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绿树成荫的温柔庄园,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真实破败。

农场爱情故事

人们戏称[上帝之国]是“HE(Happy Ending)版断背山”、“甜蜜版断背山”。

也难怪。这两个农场爱情故事,除了结局以外,真的很像啊!

就连在牧羊时偷瞄对方脱光衣服的裸体、两人第一次简单粗暴打架式的滚床单方式都像极了!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断背山]里的两人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里的两人

不过,从05年的[断背山],到而今的[上帝之国],结局的一南一北,倒可以让人明显感受到: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断背山]之前,还有一部“农场爱情故事”,是03年曾入围圣丹斯主竞赛的[马奇男孩]。

生活在农场的14岁男孩马奇没有朋友,又早早失去了母亲,他只和母亲留下的一只白色公鸡形影不离。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马奇男孩],天真的14岁男孩

他孤独,内敛,难与人交流,被人叫做“怪胎”、“小鸡男孩”,又被唯一信任的放牛郎佩里玩弄和性侵。

实际上,很难把它叫做“农场爱情故事”,而是一部农场同志少年的青春残酷物语。

母亲小时候教他的“口含鸡头”,成为电影里最有情欲暗示色彩的一个象征。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马奇男孩],富有争议的一幕

怪胎、与众不同、“臭基佬”,成为别人给他的标签,所以他被孤立、被欺负、被凌辱都那么理所当然。

暗绿和枯黄主色调的家庭农场,成为一个封闭式的、展现歧视的绝佳舞台。

到了11年的德国同志电影[收割],仍然是孤独、沉默的农场男孩和封闭的环境。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收割],农场男孩的性向觉醒

但是,重复的、无休止的农场劳动背后,到这时就有了一份性向觉醒的清晰感和迷茫感共存。

两个男孩在农场相遇,清晰地感受到被彼此吸引,但能不能“收割”这份感情,这又是另一层面的问题。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收割],互相吸引的两人

电影在男孩们没有答案时戛然而止,前途仍然是茫然的。那是11年。

13年,泽维尔·多兰的[汤姆的农场旅行],农场里的主人是个恐同而又暴力的男人,将外来者汤姆困在农场。

汤姆在农场学着做农活,帮着喂牛、挤奶,接生小牛犊,对那个男人的暴力既害怕又依恋。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汤姆的农场旅行],农场跳舞一场,是最具性张力的场景

封闭的农场成为一个隐喻,在农场长成的深柜暴力与恐同加身,而外来者又容易被这个荒蛮之地同化。

终于到了16年,有了一部安德烈·泰西内的[当我们17岁],17岁的农场少年终于可以表白和爱。

农场生活里练就出来的力量与坚毅,肌肉与美感,都成为我爱上你的理由。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当我们17岁]的两人

而到了今年这一部[上帝之国],农场环境依然是萧瑟的,农场劳动依然是枯燥的。

只是,爱情成了驱散约克郡一切阴翳与孤独,打消心头一切顾虑与怀疑的冬日暖阳。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上帝之国],日常一把糖

也难怪有人说,自此,“后同性”电影时代到来了。

结合今年另一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同志电影或许真的到了可以破除刻板印象,和一般爱情电影无异的时代了。

这一场「英版断背山」的农场爱情故事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被美到肝颤

“农场爱情”作为同志电影中的一小支,也可以走向越来越生活化和多样化。

我为这种改变欣喜不已。

没有都市和酒吧的霓虹炫彩,没有时髦的电子乐和趴,闭塞的环境、重复的劳作、草绿和暗青的乡村景观——

也可以有着浪漫丰富的爱情和人生,也可以拍出另一种“极简主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