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鸡父母时代,正式来临​......

(注:本文说的鸡娃,是一个网络词汇,意思就是逼孩子996式的努力读书。)

看见一堆人在双减以后非常激动,说凭什么不让补课啊,我孩子不能考上名牌大学,不能靠补课+BUFF赢在起跑线,以后孩子怎么走上人生巅峰啊。

我看了,实在是绷不住了,差不多得了。

今天我说句得罪人的话,但是并不是空穴来风,你可以回味一下,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咱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总觉得:“只要我们化身拼命三郎一样努力,我就可以成功。”

这是什么牛顿第三定律给证明了的宇宙真理吗?我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成功和单纯的努力没关系,你再努力也总不能比富士康的工人更努力吧?

得学会动脑子啊!

不愿意“动脑子”,“活该”内卷。(当然我这句话也是气话)

很多家长,就搞一堆补习班给小孩死磕,小孩是苦不堪言,从小就开始996,慢慢的时间长了,长大以后就躺平了,就不想结婚了。因为他们从父母被得到的认知就是,人生结婚以后,就要花费巨额费用去鸡娃,然后开始卷,一代代人这样重复。

如果你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人生只有一种成功方式,那就是补课死磕做题,然后卷成卷王后金榜题名,再开始生娃,生娃以后重复内卷,而因为军备竞赛原理,内卷只会越来越严重。

请问你会不会想放弃生娃?如果人生只有痛苦,只有一条路,那还活着干什么?

说一个假设类比场景:

一个流水线工厂的工人,在他狭隘的认知中,人生成功路线就是卷成“流水线生产的第一名”,然后升级成为管流水线的管理层,然后再熬资历成为一个领导。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他认为,没事,我能吃苦,慢慢卷和熬。

然后他老了以后,告诉自己的孩子,你要想成为下一代成功人士,你多努力,也要卷成“流水线生产的第一名”,然后升级成为管流水线的管理层,然后再熬资历成为一个领导。

但是问题,不仅仅你在努力啊,其他工友也在努力的“福报模式中”啊,最后一代代人下来,这个就好像死亡竞赛一样,最后内卷的速度就失控了,让人活的非常累,除了抑郁,什么都没有了。

最后,终于有一代人爆发了,既然人生活着就是内卷,还不如做一个躺平的废物算了,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请问是不是很有道理?

你觉得这个困局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就是我第一段说的,这些人,无论是补课鸡娃的,还是流水线工人这个例子,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认知都很低,所以他们理解中的“社会上升方法”就这一种方法,而这种上升空间方法,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比如考试成绩好。

比如流水线生产更快。

然后这些对社会整体缺乏认知的普通人,就开始往这些大众熟知的道路上疯狂的堆资源,比如你孩子补一门课,我就补五门课。你做工996努力,他就开启007模式。

这可不就内卷了吗?

是不是非常清晰了?

只要你知道的上升发展路线是大众化的,那么竞争对手肯定就多,你要想脱颖而出就只能更加努力,这是自然规律罢了。

如今,后“鸡娃”的时代,另一个“被娃鸡”的时代已经到来。

演员陈冲说:“(孩子)刚刚生出来的时候,你就觉得你的孩子是可以当总统的,全世界宽敞地在你面前,然后她越长越大,她的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小……”。

很佩服陈冲能清楚认知孩子的变化,愿意承认自己孩子会是一个普通人的可能。但很多家长因为望子成龙的激励,不停歇的要求孩子去奋斗去努力,不断给孩子加压,“打鸡血”,由此催生出一个网络词语:鸡娃。

鸡父母时代,正式来临​......

当家长在鼓足劲要求孩子做好这个事情,达到那个标准,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化的指标作为衡量孩子发展成果的标准,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优秀孩子时。伴随孩子的成长,知识储备的疾速提高,迅速成熟起来的孩子也在随时“鸡父母”,让家长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毛病,然后引以为戒,成为孩子理想中优秀的标杆。

我的女儿学习算是比较自觉的,平时也算得上努力。但是最近,每当我们持续要求孩子做一些我们认为对的事情的时候,孩子抗拒情绪忽然变得越来越强,而且道理还讲得一套一套的。我们要求孩子不看手机、ipad,专心学业的时候,孩子反问一句:“你们为什么能看电视,看手机!”,我们回答:“因为我们是大人,工作了一天,我们需要休息一下。”“那我学习了一天,我也要休息,我也要看手机。”孩子立刻回答。“你只要每次都考满分,随便你怎么休息,怎么样,能做到吗?”,每次说到最后当气氛激烈的时候,孩子就会泱泱的回到她的房子,不情愿地拿起书本,嘴里嘟囔着:“你们也不见得每次都能考满分。”

鸡父母时代,正式来临​......

很多家长认为,“鸡娃”是自己应尽的职责。育娃不“鸡娃”是不负责的家长,更何况那些优秀的家长都在鸡娃呢。家长的“鸡娃”,往高大上的方面讲就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自身来讲,肯定不希望自家孩子长大之后一事无成,坐在家里当“啃老”族。家长的自身资源各有不同,“鸡娃”的方式不同,本质其实都是异曲同工。

然而在鸡娃的过程中,家长自身的很多习惯,比如不积极、矫情、缺乏恒心、做事敷衍、宽于律己严于待人,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逼迫家长成为更好的自己,以跟孩子“互鸡”来实现“鸡娃”。

鸡父母时代,正式来临​......

家长可以拼命“鸡娃”去学很多东西,希望孩子成为爱学习的人、不拖拉作业的人、考试成绩优异的人、中考顺利通关的人、各种竞赛都能得奖的人、给家长涨脸的人。但往往孩子一句话:这个你也不会啊,顿时可以让家长无言以对。或许有些性急的家长通过家长威严,一句“因为我是家长”怂回去,这样的回答方式除了伤害亲子关系,再别无用处。

鸡父母时代,正式来临​......

家长总是绞尽脑汁想办法去鼓励娃进步,殊不知,办法其实就在自己手里。家长的优秀,家长的身体力行是对孩子最有效的鼓励。

探访“钢铁侠”马斯克的奋斗历程,明显可以感受到,母亲梅耶对马斯克的影响。梅耶31岁就成为一个破产的单亲母亲,带着3个孩子,过着艰苦的生活。但梅耶没有就此消沉,从家庭传承下来的不屈服激励她尽其所能尽情享受自己的生活。当她醒悟到很多事只要勇敢去做,不怕黑暗,光明总会出现。她自身在31岁时就开启新生活,通过自身努力,如今成为全球知名母亲、畅销书作家、营养学专家、大龄模特,在42岁时依然孜孜不倦地攻读博士学位,这都给了孩子们最好的言传身教。“钢铁侠”马斯克的奋斗历程,也处处闪现着母亲梅耶对他的影响。“钢铁侠”马斯克勇于实践,想到就做,即使在马斯克自己痛苦万分,整夜失眠,身心俱疲时,还是在努力向自己的想法靠近,一点点去推动事业前行。

鸡父母时代,正式来临​......

必须承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至深。如今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城市乡村越来越发达,这两条轴线会把普通人的上升渠道、跨越阶级的可能越收越窄。但还有一点必须承认,越是普通家庭,越不能放弃对孩子的“鸡娃”陪伴,“被娃鸡”时代来临,说明家长也要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向前,才能争取把孩子托举到更高的视野。

“被娃鸡”的时代,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共同进步呢?

1、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家长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尽一切可能,一切力量去学好这门语言,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有流利的外语给孩子讲故事,翻译正在看的外文电影的时候。这种方式比催促孩子一万次去学外语的效果强百倍。

2、遇到困难,家长别轻易放弃。没时间学习,家长就应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可有可无的社交活动,放弃刷手机,刷短视频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这对孩子自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正向影响她的孩子的。

3、不要过度参与孩子的学习,正确引导激发孩子内驱力。孩子不会做题,写字。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孩子,而是学会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心态传递给孩子。鼓励孩子,对孩子努力陪伴,重视学习过程,静待花开。

结语:“被娃鸡”的时代已然到来,这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要求家长不断提高自我,孩子不是我们家长生活的全部,但家长对待生活不服输的努力,却可以激励孩子收获美好生活。

注:文章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