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珠是我国史书记载最早的四大美人之一,其芳姿见于金代版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中。图中集汉、晋两代的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四个历史人物于同一画面,后人把这幅画称为《四美图》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说:“自古美色,未必生于中华也。故西施生苧萝山,昭君生秭归县,绿珠生白州。绿珠本梁氏女。今有绿珠水,相传水旁间产美丽。”这里说的中华,今指中原;白州,今指博白县;绿珠水,今指绿珠江,绿珠所在的博白县双凤镇绿萝村,位于绿珠江上游。
博白,地处岭南,是古越之属地,秦以前,为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部族所居。因境内有博白江、博白山、小白江而名之。这里是一块风光旖旎的宝地,山川形胜,秀丽多姿,山温水暖,人杰地灵,自古闻名。这里的山,一为六万大山余脉,一为云开大山山脉,像两条巨龙,蜿蜒逶迤,直至大海。
境内有著名八景,“双角横岚”是其中之一。其景在县城南流江畔双角山,山高百米,两峰对峙,恰似双角。据宋代乐史《绿珠传》记载:“绿珠者,姓梁,白州博白县人也。绿珠生双角山下,美而艳,善吹笛。”
传说绿珠聪明伶俐,美丽端庄,通音律,喜吹笛,擅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西晋第一富豪、荆州刺史、岭南蛮校尉石崇为交趾(今越南)采访使,途经白州,有意求美,偶遇绿珠。乐善好施的绿珠以十斛珍珠、修建水渠、道路、建书塾为先决条件,想难倒石崇。殊不知,财大气粗的石崇很快就满足了这些要求,她只好被迫跟着石崇,不远千里,到了京都洛阳,居住在金谷园里。
石崇在金谷园中建了“百丈高楼”,名曰“望乡楼”,又叫“绿珠楼”,可以“极目南天”,以慰她思乡之愁。
在当时园林之最、皇家庭院也无法望其项背的金谷园里,美女如云,但自从绿珠来到金谷园后,所有的美人都变得黯然无光。就连金谷二十四友之石崇挚友天下第一美男子潘岳,都惊叹绿珠之美,疑为天人。
相传“绿珠亦能诗,才藻为石崇所重,不仅美貌,所作《懊侬曲》也甚可诵,广西女子能诗者,自绿珠始。”她所唱的《懊侬曲》诗云:“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这首诗因绿珠的特殊身份,更因表现出的深挚纯情、美妙幽婉的声调,被誉为南国明珠的“首唱诗”。
“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掌握了朝廷实权,孙秀成为权贵。孙秀大权在握,早已唾涎绿珠美貌、石崇财富的他,向失势之后的石崇屡索绿珠。石崇大怒道:“绿珠我所爱,岂能给人!”
孙秀索绿珠不成而恼羞成怒,向赵王诬说石崇有反叛之意,是太子被杀、司马允事件的主谋之一,于是派重兵围攻金谷园。当时石崇与绿珠正在楼上饮酒,石崇对绿珠说:“我今为你得罪当权者。”绿珠哭泣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效死于你的跟前。”说完,即坠楼自尽。
一代佳人魂断金谷园!接着,石崇与潘岳、欧阳建等也被押赴东市斩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