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翻译《乐毅报燕王书》中的“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作者:古文观止字字过关

《古文观止》卷四战国策选文,修订工作终于接近尾声了,心情很好。

今天开始修订“乐毅报燕王书”。每次读这篇文章,我都觉得乐毅怎么就写得这么情辞真挚委婉呢?比乐毅出生早的郑庄公,他在“郑庄公戒饬守臣”中说的话,也是言辞恳切,意蕴深远。而后世的诸葛亮写《出师表》,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拳拳忠君之心,简直就跃然纸上。你说他们都是军事家,打仗厉害也就罢了,写文章还这么厉害,你让专门写文章的书生们,何以为生?还让不让人活嘛?

难怪郑观应说,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乐毅、羊祜、诸葛亮、谢安、韦睿、岳飞等,儒将也。诚哉斯言!

今天,我重新修订“先王举国而委将军”这句话的译文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之前的译文,因为赶时间,我匆忙就认为“举国”是“全国”的意思,因为,“举”有形容词的义项,译为“全”。“举国”即“全国”,“举家”即“全家”,“举天下”即“全天下”。倘若把句中“而”字扔掉,简化成“先王举国委将军”,可以理解成“先王(以)举国委(于)将军”。

但是,“而”字是多余的吗?总觉不妥。

试看坊间诸版本。

上古版《古文观止》译为:“先王把整个国家委托给您将军”,这是把“举”译为形容词“全”,译文中的“把”字作为介词省略了,情有可原。但直接忽略后面的“而”字,就是真不拿豆包当干粮?不拿村支书不当干部?要知道,“而”字差不多可算是最活跃的文言副词了。

岳麓版《古文观止》译为:“先王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将军”,问题与上古版同,还额外加了一个副词“都”,倒推原文应该是“先王(以)举国皆委(于)将军”。

中华版《古文观止》译为:“先王把整个国家托付将军”,问题与上古版同,中华版和上古版,很多地方译文很相近,谁先生?谁后生?

中华版《战国策》译为:“先王把国家完全交给将军”,此处“完全”应该是“举”的对译,但何以越过“国”字而作“委”字的状语呢?很突兀。倒推原文应该是“先王(以)国举委(于)将军”,“举”确实能作副词“皆”。但通常应该写成“先王(以)国尽委(于)将军”才顺口。

我开始的时候,以为“而”字是连接状语和谓语,但没法顺利地翻译。因为,如果“而”字连接状语和谓语,通常可以在译文中加“地”、“着”、“就”、“才”等。但这里显然没法加。你总不能译为“先王(把)全国地托付(给)将军”吧?“地”换“着”、“才”、“就”都不行。

我又想,这句话中,除了“举”字有可能有其他意思外,其他的字基本都没有产生歧义的地方。“先王”就是“先王”,“委”就是“委托”、“托付”的意思,“将军”还是“将军”。

不死心,再查“举”字,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举”字有27个义项,无一符合本句文义。

再查《王力古汉语字典》,“举”字有9个义项,其中,第7个义项是“发动,率领”。他举的例句为《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间”,后一个“举”为“率领”的意思。

倘若这个义项成立的话,那么,“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就很好理解了。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实际上就等于说“先王举国而委(于)将军”。而“而”字也很好解释了,即作连词,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可译为“然后”。

这样,全句就可译为:“先王率领国家然后委托(给)将军”,这应该是此处文字的本意。上述坊间诸版本,之所以把“举”字解为形容词,甚至又另加个副词,其根本原因就是把句中的“而”字自动忽略了,认为是多余的。要知道,古代刻个竹简是多难的一件事啊,人家吃饱了饭没事干,硬要往句子中加一个多余的字?这完全是想当然地把先人刻竹简看作像我们今天电脑打字一样容易。

另外一个原因,我猜想和字典可能也有关系。但是,王力先生的字典应该是比较常见,也比较权威的,编者们没想过去查证一下吗?

我不知道我这样解读到底对不对,会不会也有武断的地方。如果文章没有出现竹简丢失,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衍字,我觉得还是尽量尊重先人的文字为好,毕竟,这两句话的意思还是有差别的。“先王把全国托付给将军”,似乎是先王的无奈之举;但“先王率领国家然后托付给将军”,明显是先王的一个主动行为。燕惠王说起他爹燕昭王,那当然是明里暗里要强调一下他爹牛啊!意思是说,你乐毅再有本事,那也得我爹决策英明,敢力排众议,率领国家然后委托你去打仗,功劳当然是率领国家的人最大,你打仗的功劳是在国君的领导下嘛。

这样一想,觉得我这样解读,也许还真的对了。

如何翻译《乐毅报燕王书》中的“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如何翻译《乐毅报燕王书》中的“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如何翻译《乐毅报燕王书》中的“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