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星期就是中秋节了,除了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自从月饼登上了中秋的舞台,并被誉以「团圆祝福」的象征,大家便开始疯狂发挥脑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饮食习惯,衍生了饼皮馅料的不同、大小口感的差异,月饼的大型battle,一触即发

现如今,市面上的月饼种类已经非常非常繁多,大家互相卷包装卷口味卷品牌卷个不停。今天本编就本着一个吃货的科研精神,带大家深入研究一下月饼江湖。
同时一起开开眼,除了各种高端大气又昂贵的网红月饼,今年出圈的月饼,可是来自各大医院、煤矿厂、棉纺厂、卷烟厂……不仅让人心甘情愿的排队,有的甚至都买不到。
前段时间,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仅看他在北京能否拿到环球影城内测名额,还要看他在上海能否买到来自上海精神病院的600号月饼。
©图源网络
600号月饼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闵行职区食堂,是食堂为院内员工特别定制的,旨在为一线医护人员带来节日惊喜。月饼上不仅有医院logo,还根据不同口味做了不同配色,除了传统的广式豆沙和鲜肉月饼,还有创新的流心雪媚娘系列,有牛奶芝士、青苹青梅、咖啡巧克力、蜜桃铁观音、荔浦香芋和黄金紫薯六种口味。
不仅价格良心,看着就真好看又好吃的样子,还有定制的礼盒包装。
不过,600号月饼是不对外销售的,除了员工可以买,只能看病挂号才有可能买到
但也依然阻挡不了上海人民想吃的热情与决心。
医院跨界做月饼其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云腿月饼就是老牌明星。
包装朴素、价格实惠的省医月饼,是贵阳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排队买省医月饼也早已成为贵阳市民的中秋传统。
贵州省人民医院火腿月饼源于2000年,起初也是只作为医院医生和护士的中秋节内部福利,后面由于口味好用料十足,便开始对外销售。
省医的云腿月饼外观其貌不扬,但口感非常的云腿味儿,每一口都能尝到火腿肉粒,咸香弹牙,还加入了贵州高原天然蜂蜜与精制猪油,咸鲜的火腿遇上鲜甜的蜂蜜与细润的猪油,经典的滇式月饼风味被无限放大。
在四川人心中,自带光芒的当属「华西」,华西医院出的月饼自然也不会让人失望。
「华西牌」月饼是由营养膳食中心出品的,月饼的配方还是经过专家研究的,遵循了「少盐、少油、少糖、低热」的健康标准。
不过也只是对华西内部人员开放,支付方式有且只有一种——刷华西员工的饭卡,而且还是限购的。
©图源水印
除了这些,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都有独家秘制月饼。
©图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公众号
除了医院,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厂,也有好吃的月饼。
徐州旗山煤矿大食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制作月饼作为福利发给职工,皮薄馅实,酥香可口,绝对是当地颇具名气的中秋月饼。现如今,虽然矿厂早已经不在,但「旗山月饼」依旧是徐州人的心头好,且一直被模仿。
云南好吃的云腿月饼非昆明卷烟厂职工食堂出品的云腿月饼莫属,有纯云腿、鲜花云腿、蛋黄云腿、乳扇云腿等等,咸香扎实的口感,真是一绝。
桂林棉纺厂的桂棉月饼,是桂林人的乡愁。简单朴素的油纸包装,个大料足,从小吃到大的香葱豆蓉更是心中的yyds,每到中秋,就会馋这个味儿。
很多寺庙每年也会出素月饼,用料良心,不过大都数都是需要现场购买。像是上海龙华寺的素月饼在某宝有旗舰店,感兴趣的可以放心网购。
这些好吃的地方月饼,也象征了差异鲜明的月饼流派。潮式、苏式、广式、京式、滇式……月饼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很多种门派,且各具特色。
● 京式月饼
以北京地区为主的,主要有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月饼、 提浆月饼四种。
自来红是烫面制成的,自来白则是冷水面团,呈现不同颜色。这两种月饼个头都很小,一般做成一斤二十个,为了显得饱满,里面一半是空的。
曾经这两种月饼口感和味道都不太好,又硬又甜,现如今已经好很多了,口感酥松,内陷里有桂花、青红丝、桃仁、瓜子仁等北京特产的果脯果料。
翻毛月饼类似现在的苏式酥皮月饼,但苏式月饼的起酥皮子是浸了油的,也有丝丝甜味儿,翻毛月饼的皮子没有油,也不加糖,吃起来像是面粉本身的味道,和枣泥内陷一起吃,甜淡相宜。据说这曾是宫中厨师做来给牙口不好的慈禧吃的,后来在民间也火了起来,现如今正宗的翻毛月饼已经基本吃不着了。
提浆月饼则是把熬制的糖浆加到月饼面皮里去,月饼皮子偏厚、口感扎实,但便于储存,是曾经非常爸妈们最爱的月饼味道。提浆月饼现如今也有了很多改良创新,口感松软,口味也多变。
● 苏式月饼
作为江浙沪一带的特色,苏式月饼最大的特色就是酥皮,外酥内软,口感很有层次。
苏式月饼口味主打肉月饼,有鲜肉月饼、榨菜鲜肉月饼,当然也有甜口的百果、豆沙等。这会儿的江浙沪人,肯定早就排上了买鲜肉月饼的队伍。
对于甜月饼党来说,鲜肉月饼更像是肉夹馍、饼夹菜的感觉?不过既然豆花、粽子、汤圆都可以是咸的、是肉馅儿的,月饼自然也可以。
● 广式月饼
在南方,是广式月饼的天下。
一枚标准的广式月饼,处处透着精致美学。外表形如印章,中间印着月饼口味名或「饼」、「福」等字,四周花纹围绕,甚是好看。工整的外形虽然靠的是饼印模子,但这些可都是手工雕刻的,还被列入了广东省非遗。
广式月饼的当家馅料当属蛋黄莲蓉,香甜绵软的莲蓉和咸蛋黄的甜咸碰撞,绝对是双倍的快乐。莲蓉馅料的口感也要是极其软滑、毫无颗粒感的。需耐心地将莲子浸泡、煮烂,再与糖、油不断翻炒,直至水分蒸发,三种材料完美交融,莲蓉馅又分为红、白两种,与白莲蓉相比,红莲蓉多了一道炒制砂糖的工序。
广式月饼也有五仁馅儿,但只有核桃仁、杏仁、榄仁、芝麻仁和瓜子仁这五位才有资格入选「广式五仁」。其中榄仁是最具有广式月饼特色的,因为它成本高,所以在其他地方的五仁月饼中是基本不用的。而其他五仁月饼常用的红绿丝,则不在广式五仁的配置里。
本编记得,小时候买广式月饼,爸妈看中的是精美的铁盒装。月饼吃完了盒子还能重复利用,家里的储物盒、玩具盒、零食盒都用它,而且质量还非常的好,可以用很多年。
● 潮式月饼
在广东潮汕,有专门的潮式月饼——朥(láo)饼。
猪油在潮潮汕称为朥,不论是制皮还是制馅,猪油都是主角。朥饼的皮是用猪油、面粉、糖混合而成,馅则以红、绿、黑豆沙或者芋泥等,再加白糖、猪油组成。饼皮酥薄脆、层层分明,内陷厚润清甜、肥而不腻。
茶+朥饼,是潮汕人中秋的标配。
● 港式月饼
港式月饼和广式比较接近,但港式在广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冰皮月饼和奶黄月饼便是代表。
冰皮月饼最早考证是诞生在1960年的香港。外皮以糯米粉、淀粉制成,不需要烘烤,内陷则以水果蓉、奶黄、奶酪等口感轻盈的食材,吃起来不容易发腻。
1986年,香港半岛酒店新增了中餐厅-嘉麟楼,餐厅开业第一年,半岛酒店就制作了月饼送给客人,只送不卖,送的便是半岛酒店自创的奶黄月饼。
半岛出品,自然不凡,于是奶黄月饼的口碑迅速传开,半岛酒店在第二年中秋节开始陆续对外销售奶黄月饼。现如今,依旧是中秋节的抢手货,还被誉为「月饼界的劳斯莱斯」。
半岛酒店的奶黄月饼,灵感来源于酒店的特色奶黄包,这可是张国荣、钟楚红、刘德华的众多明星到半岛酒店都会点的网红,用来制作奶黄包的半岛黄油就是用来做月饼的材料。将传统饼食制作与西方糕饼技术相结合,以西式奶黄代替莲蓉做内馅,以牛油皮做饼皮,精选椰汁和咸蛋烘焙而成。皮薄馅大的奶黄月饼酥饼的香,又带着黄油的蜜,口感非常的棒。
后来奶黄月饼也有了很多创新,流心奶黄月饼便是最经典的2.0版本。
● 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等地区,云腿月饼则是滇式的代表。馅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饼皮疏松,馅料咸甜适口,有着独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可以说,是滇式月饼统一了月饼的甜咸江湖。取肥瘦相间的宣威火腿肉,与蜂蜜、精糖调配制成馅料,吃起来既有苏式的酥皮感,又是肉香四溢,咸甜一体。
吃货汪曾祺先生就曾在很多文章中称赞「云南云腿月饼甚佳。」
其实在很多地方,好吃又性价比高的月饼,往往都没有精美的包装,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靠着多年的口碑和品质,受到大家的喜欢与认可。
像是东北的新潮月饼、湖南衡阳的酥薄月、成都的茶月饼、山西的蛋月烧、湖南长沙的巢娭毑( cháo āi jiě)、河南的卢师傅……这些味道简单,极具地方特色的月饼,才是我们从小到大的中秋记忆。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