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在我的童年时代,奶奶始终都是过年的主角。我们家里我爸有一哥一姐,奶奶一直都跟着我们生活,我也由奶奶带大。在我还是半人高的孩提时代,永远忘不了的都是过年的做菜时节。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以前还住在乡里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合伙做年夜菜。

其中当属我的家乡味道——蟠龙菜。这是湖北荆门这边的特色菜。因为做成条状表面又刷了金黄的蛋液,所以取名“蟠龙菜”但在我家这边一直称它为“卷”,是一道只有过年才能吃的菜。我家的做法一般是选好五花肉、葱姜蒜搅碎再和上面粉调料调制粘稠,然后再搓成长条状,放入蒸笼里面蒸熟,最后一面封鸡蛋皮。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据说蟠龙菜属于明朝宫廷御膳佳肴,为宴席上的美食上品。好黄相间,装盘成龙形,肥而不腻 柔滑油润,味香绵长。

现在它因为成为了过年时每家每户饭桌上必备的美食。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关于蟠龙菜还有一个相关故事: 相传明孝宗(朱祐樘)驾崩前,皇族早有明争暗斗。章太后迫于政势,密诏三位亲王,有言“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湖广安陆府(现湖北钟祥市)兴献王(朱祐杬,为明孝宗之堂兄)之子朱厚熜(即后来的明世宗-嘉靖帝)离京最远,为赶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熜假扮钦犯上囚车,可日夜兼程赶至京城。朱厚熜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何等容易,何况途中进食如何解决?于是他命府中厨师:做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一位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却也没能做出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丈夫傍晚还未回,就带了煮熟的红苕给丈夫充饥。

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众厨师齐心协力,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用鱼、肉、蛋做出的“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熜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

朱厚聪登基后,即为嘉靖皇帝。詹多奉命进京任皇帝御厨,对“红苕”加以改进,更名为“蟠龙菜”,即蟠龙(帝王的尊称)所食之菜,嘉靖吃了新式“蟠龙菜”后,赞不绝口,命人记入宫中食谱。

老家美食图鉴——“蟠龙菜”,奶奶的年味时代

从此“蟠龙菜”便成了明宫佳肴。经过近500年的历史沉淀,蟠龙菜已成为钟祥老百姓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了。一般在重大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饭桌上的第一道菜就是蟠龙菜,故在钟祥城南一代也被称为“压桌菜”,简称“压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