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裴斯泰洛齐

一、考情分析

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经常考察人物与思想观点相匹配的题目,同时还要和同一时期的其他人物思想观点做好区分。其中裴斯泰洛齐的地位在考试过程中也是常见的考点,同样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二、答题技巧

学习过程中联系人物的生平背景记忆相关知识点,考试时根据关键词进行反选即可。

三、考查知识点

(一)人物简介及代表作

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是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生产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其代表作主要有:《林哈德与葛笃得》《幼儿教育书信》。

(二)主要思想观点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体系相对还是不够系统的,但是在他的所有教育实践中都贯穿着“民主”的思想。他认为穷苦的人民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他多次进行教育实践,收留流离失所的儿童,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以及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上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1.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接受了卢梭等前人的影响,要求教育应遵循自然,反对将知识强硬地塞进儿童的头脑,这样只会妨碍儿童潜能的发挥,因此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是西方的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人,通过“实物教学法”的经验,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教育心理学化”一是指教育目的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儿童的内在能力得到发展。裴斯泰洛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儿童进行的大量观察和分析后指出,人的自然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能让儿童任意发展。教育适应人的本性体现在教学上主要是适应人的心理,而在教育中要对人性中不良的成分加以改造。

二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按心理学规律办事,教育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儿童应依据他们的天赋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加以培养,使其逐步发展成熟。其过程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种子埋在土里,然后发芽、生枝、开花、结果,直到长成一棵大树。这是一个连续不断、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其根本则存在于种子和树根里面,而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与植物生长的模式类似,要有一个适合人类本性的、心理的、循序渐进的方法。

虽然裴斯泰洛齐对儿童的心理及其发展还没有做出真正科学的解释,但是,他已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学应该起源于并建立在对人的心理探索的基础上。他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显然比夸美纽斯的“教育要适应自然”和卢梭的“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前进了一步。

2.论教育的目的

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裴斯泰洛齐借毕立夫斯基伯爵之口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裴斯泰洛齐提出以下观点:

(1)教育应遵循自然法则

受卢梭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自然,了解并尊重儿童的本性,不压抑儿童的自然发展,同时使这种本性发展的规律与教育目的相一致,因为任其自由发展就不能是他们的天赋能力达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正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必备的。但和卢梭不同的是,裴斯泰洛齐并未将儿童的本性理想化,如果人的能力的发展只是依赖本性的力量,那么人从动物感性特征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就会变得缓慢。

(2)教育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裴斯泰洛齐也不赞成卢梭单纯根据儿童的本性,依照自然,使儿童自由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的完人的观点。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充其量只能使儿童成为一个自然的完人,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既是天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的普遍需要”。他认为要发展人的内在力量,就要求个人与社会相结合,最终实现社会和个人的需要。这是裴斯泰洛齐思想高于卢梭的一面,他认识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3)教育应该具有民主性

裴斯泰洛齐揭示了当时教育权利不平等,认为当时的教学就像一座大厦,上层宽敞明亮,显示了高超的技艺,但是只为少数人所居住,而最底层中住着无数的平民百姓,享受不到新鲜的阳光和空气,不能摆脱黑暗,视线受阻,双眼变盲。他呼吁人人都应受教育。社会应当使教育成为所有人的财富,主张把教育普及到一切儿童,成为改造社会的重要杠杆。他的这些主张是正确和进步的,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和方向。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而非教育和文化的缺乏。

3.论和谐发展的教育及要素教育

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能力的发展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因此教学也要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要素,由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在此基础上,裴斯泰洛齐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劳动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德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母亲在孩子出生后给予孩子满足和安宁,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就萌芽了,道德力量也就得到了刺激和发展。以后推演为对家庭的爱和信任,最终发展为对人类的关爱。体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各种关节的运动,即通过击打、投掷、推拉等项目来训练儿童。这些既是儿童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同时,他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体育为基础的,如果人的各种体力没有得到发展,那么劳动中各种习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都谈不上。。智育的最基本要素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数目指具体实物的数量、性质、计算等;形状指具体实物的外表、轮廓、比例等;语言首先指的是母语,包括字母、字、词、句子和文章等内容)。劳动教育还是儿童获得独立的生活能力、改善贫困状况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他的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也一直贯彻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裴斯泰洛齐晚年在《天鹅之歌》中写道:“要素方法论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培养与大自然的顺序一致。我多多少少觉察到了这一问题的全部重要性,已花费后半生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努力解决它。”

4.论爱的教育与家庭教育

裴斯泰洛齐是外国教育史上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的最早代表,是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由此,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

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就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自觉、无私、持久、公平的科学的爱。爱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二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爱心。

裴斯泰洛齐同样重视家庭教育,一方面,他主张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爱的教育,实现家庭教育情感化。成功的教育就是建立在理想的家庭生活及父母之爱的基础上的,同时家庭教育中母爱的影响力是任何力量所取代不了的。

另一方面,主张学校教育中贯彻爱的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家庭化。当时的旧教育中的教育者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忽视儿童主体性的存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阂和对立,教育过程充满着不和谐和紧张的气氛。针对这种状况,裴斯泰洛齐主张学校教育家庭化,学校教育必须以家庭教育中的精神为动力,推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裴斯泰洛齐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提出教育不仅要顺应自然,而且要摆脱动物性、提升到道德的境界。他提出的“教育爱”原则使师生间的教育活动变成了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并首次实施了教劳结合的教育法,对后世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考题再现

1.以下哪项不属于裴斯塔洛齐提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

A.体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德育和智育

1.【答案】B。解析:提出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他把体育看成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把体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因此本题选B。

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人是(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2.【答案】C。解析:裴斯泰洛齐是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人,认为教育目的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应与儿童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卢梭强调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提出“泛智”的教育主张;洛克提出“白板说”、“绅士教育”的思想。因此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