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作者:陶陶读历史

孔子,中国最著名的学问家、教育家,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公认的圣人。在政治方面,他讲究“仁者爱仁”,主张实行仁政和礼制,将百姓从春秋战乱的苦楚中解放出来。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孔子的努力之下,他所创立的儒学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汉武帝之后更是成为我国唯一的官方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此后的岁月里,孔子的思想给所有中国人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他的言论和思想仍被很多人奉之为真理。因此,“国学”的热潮又一次在华夏大陆上兴起。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孔子虽然被称为“圣人”,但在历史上,他却并不是“白璧无瑕”的。其中,孔子最引人争议的“污点”,莫过于“诛杀少正卯”事件。那么,少正卯到底是谁?孔子又为何要诛杀他呢?

少正卯和孔子一样,都在鲁国做官、办学。所谓“少正”,指的是此人的官职;而“卯”,是此人的姓氏。在鲁国,少正卯地位不低,是个有封地的大夫。在那个人心思变、风云动荡的时代,少正卯和孔子一样,也想到了办学授业,将自己的一身学问传给所有人。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孔子一向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之称,而少正卯的智慧丝毫不在他之下,因此追随他的学生络绎不绝,甚至比孔子还要多。由于少正卯办学的地方距离孔子不远,因此许多孔子的学生在闲暇时,也到少正卯的学堂听课,只有颜回不肯去。

公元前496年,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刚刚入职后七天,就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诛杀少正卯。孔子以“惑众”的罪名将少正卯逮捕下狱,并很快将其斩首,并暴尸三天。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对于孔子的决定,即使是他的弟子也感到十分不理解。孔子不是讲究“仁义”吗?不是一向反对滥用杀伐之刑吗?为何要杀死少正卯?要知道,少正卯也是一个“闻人”。很多人甚至认为,孔子是嫉妒少正卯,恨他抢光了自己学生。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孔子之所以诛杀他就是公报私仇!

因此,子贡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孔子,希望老师给一个解释。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对此,孔子回答道:“少正卯有“心达(或作“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

在孔子看来,少正卯是典型的“路线错误”,因此“知识越多越反动”。那么少正卯宣扬的是什么思想呢?根据考证,少正卯或许宣扬的是法家思想,宣扬“霸道思想”,宣传战争、苛法和权术。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时代,这种思想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给天下带来更多的战争和死亡,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负担和痛苦。因此,孔子才会行此“君子之诛”,拔掉首害,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例来看,他所创立的儒学就是一种注定独霸天下的学说,不能与任何一种学说兼容。如果国家以儒学为根本,就必须排除其他学说。因此,汉儒董仲舒才会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个帝国,只能有一种思想。只有摈弃其他思想,人们的思维才不会混乱,而大一统的帝国才能保持稳定。

因此,孔子在诛杀少正卯后,他的仁政理念才得以充分地推行。一时间鲁国大治,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甚至连邻国齐国都感到恐惧,认为不赶走孔子,鲁国迟早要称霸。无独有偶,汉朝在“罢黜百家”后,终于实现了真正的稳定,并将国祚延续至400多年。

此人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的学生,孔子当权后立即将他诛杀了

从此以后,中华帝国在儒学的帮助下形成了“超稳定结构”,虽然效率低下,但是稳定,而稳定也是历代中华帝国,一直能够作为世界级强国的根本。虽然在清朝末年,儒学已经不合时宜。但绝不能说,儒学就是无用之学,甚至是耽误中国2000年的学问。

因此,孔子诛杀少正卯并非不仁,也绝非公报私仇、欺压同行。孔子要诛杀的不仅是少正卯这个人,更要是“杀”少正卯的思想。孔子不仅要诛人,更要诛心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