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作者:巴渝风景线01

先看一首在网络疯传的打油诗:

一号桥大名史有传,两路口车站通黔滇。三溪口鱼肥味鲜美,四公里轻轨枢纽连。

五里店立交堪壮观,六店子炸酱面解馋。七星岗雕刻铭古战,八桥镇总产数亿元。

九龙坡广场九龙柱,石桥铺电子商品全。白市驿板鸭誉神州,千厮门发展前景蛮。

对,这首打油诗说的就是网红城市重庆的几大著名地点。重庆这个可以在八楼开公交车的神奇地方,连地名都跟数字十分奇妙地组合在一起。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很多外地乘客到重庆来旅游,乘坐重庆的轨道交通的时候,除了会被重庆北站南广场和北广场绕晕以外,还会对四五六七八九公里的轨道站台目瞪口呆。这些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到底是些什么鬼?重庆怎么会有这样的地名?

记得有个网友在重庆旅游,当他在重庆乘坐轨道交通的时候,拍下了一张带有四五六七八九公里站名标志的图片,发到自己的微博上,声称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么不严肃的地铁站名。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其实,重庆的这些轨道交通站点,都跟真实的地名有关。而这些地名,跟起点在南岸区海棠溪车站的一条川黔公路相关。这些地名,也的的确确是一些很严肃的地名,这是抗战生命线的里程碑。

这条公路从零公里海棠溪车站算起,到罗家坝粮站是二公里,到罗家坝是三公里。不过,当时罗家坝粮站和罗家坝,并没有叫二公里和三公里,而是保持了原有的地名不变。

二公里和三公里后面的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和九公里,则成了约定俗成的正规地名。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当初重庆在修筑起点为南岸海棠溪河边码头的川黔公路时,沿线地广人烟稀少,也无准确地名。按公路建设规范要求,每公里要埋设公里碑,标有起点至此的里程。这就形成了各个按照公里数形成的里程碑。

在抗战时期,滇缅线的交通线被日军炸毁后,作为大后方的重庆,这条公路线上运输的重要战略物资,成了抗战最为重要的功臣。

这条路可以说在抗战当时的每一公里,都浸满了着烈士的鲜血,这一条路,也是抗战的幕后英雄之路。

抗战时期重庆成了陪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迁人员大批来到重庆,很多人都开始在重庆南岸川黔公路沿线一带居住。当时这些自发形成的居民点,根本就没有具体的地名。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为了取名方便,也为了便于记忆,大家就将居住地点的公里碑数字,作为居民点的代称。久而久之,四五六七八九公里的地名也被官方承认,被正式列入地图上的地名。

在重庆还流传着一个段子,就是有外地市民来重庆旅游,向当地居民问路,“请问大山村怎么走?”

而重庆本地居民则一脸严肃地说,“你就沿着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九公里走下去,走完了就到了大山村。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看到重庆本地居民一脸的严肃认真,外地游客一头雾水,这个问题真的靠谱吗?怎么如同开玩笑一般,可开这样的玩笑也太严肃了吧。

当然,很多网友会问,这条公路既然是川黔公路,那么它肯定是有终点的,它的终点在哪里?终点在贵州贵阳云岩区三桥。

重庆四五六七八九公里取名不严肃?这一条路,是抗战幕后英雄之路

别说重庆人起地名不严肃,重庆除了有四五六七八九公里之外,还有二小区三小区四小区五小区。你别不信,这些小区就是这么任性,就叫这个名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