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俩都是雄才大略的帝王,这没得说!
第一,刘邦从未和陈胜、熊心敌对过。
第二,刘邦从未和秦朝议和。
第三,刘邦称帝之后,非常尊重陈胜和熊心,祭祀礼数不缺。甚至对项羽都以鲁公之礼安葬,还“为发哀,泣之而去”。对于反秦群雄,刘邦从来没有诋毁谩骂过。

推翻秦朝及后来的重建社会秩序,是群雄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刘邦是其中贡献最大的一个,也是理所当然的陈胜和熊心事业的继承者。
而朱元璋单独和元朝媾和,还有瓜步沉舟这一不明不白的悬案。
再看朱元璋的言论:
“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取天下于群雄,不在元氏之手。”
“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
“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误入其中。”
“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
“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
“君之祖宗起自北方,奄有中土,兵强事举,华夷咸服。”
“自红巾妖寇倡乱之后,南北郡县多陷没,故大明从而取之。”
“予本庶民,因乱起兵,保障乡里。官军隔绝,遂为众所推。”
“朕本布衣,昔在田里,赖承平之乐,忽妖人倡乱,海内鼎沸。”
“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餋。”
“唯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餋之繁,功被人民者矣。”
“元太祖兴于朔方,世祖入统中国,此皆天道,非人力所能强为也。”
“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朕因群雄扰攘,不能自宁,由是为众推戴,乘时渡江,抚建业之民,待天下之清,奈何君不能控御,致将帅各怀不轨,外为元臣,内实自谋,靡有戡定祸乱以安生民者。朕静观群雄割据,荼毒生灵,于心不忍,乃亲率诸将,西平湖湘汉沔,南取交广东,定吴越,八闽、两江,皆入版图。方欲息兵,以观君之为计,而君之将臣曰张、曰李、曰王,三人者,不为国谋,分据秦晋,互相雠杀,民遭涂炭。朕乃命大将军自前岁出师,由齐鲁,经河洛,次及燕城,我师未至,君已弃宗社而去。”
朱元璋对推翻元朝当然也有很大的贡献,可他自己不承认,坚持说自己是派徐达去大都清君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