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重阳抗金?是金庸错了!金太祖陵出土一文物,力证金代佛道并崇其它出土文物银鎏金面具铁制农具铜簋

作者:王德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其它出土文物</h1>

根据发掘报告,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睿陵地宫的同时,对暴露明显的其他墓葬也进行了清理。一共5座,位于神道西侧,睿陵西南的第4级台地上。形制相同,埋葬形式不同。此地在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收回1件"萧何月下追韩信"三彩瓷枕。在5座墓葬中有两座保存较好,编号为M4、M5。此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出土过文物,有农具,三彩枕,镏金面具,另有玉石榴等流落遗失。

王重阳抗金?是金庸错了!金太祖陵出土一文物,力证金代佛道并崇其它出土文物银鎏金面具铁制农具铜簋

本次清理的M4墓四壁用花岗岩平铺错缝垒砌,墓壁抹白灰,长2.95米,宽1.35米,深1.15米。墓底南北两端放凹形石作棺台,北侧长0.79,宽0.41,高0.36,南侧长0.78,宽0.41,高0.38.在凹形石槽填小薄砖,石台外亦抹白灰。

墓室内棺木已朽。骨架散乱,上肢骨及骨盆在东侧,头骨在两台之间,墓内出土铁剑和石枕。从其位置来看,应是为陪葬金太祖的大臣们的遗留。

M5与其西侧的M4并列,两墓相距2.1米.方向355度.四壁用花岗岩平铺错缝垒砌,墓壁抹白灰,长2.65米,宽1.2米,深0.76米.墓室南北两端亦放置凹形石作棺台。墓室内木棺已朽,肢骨散乱。北端棺床下发现圆形小腰坑,直径0.3米.墓内出土罐和碗。

出土的铜首铁剑为铜质把手,木柄,剑身为铁刃,经X测试,剑脊饰银线,前端镶嵌北斗七星。长1.25米。

石枕是青石雕凿而成。长21厘米、高10厘米。这和1986年出土的石枕是一样的。

磁州窑龙凤罐灰白胎,胎质坚硬。直口,短径,圆肩,收腹,卧足。白铀黑花,肩部绘缠枝菊瓣纹,腹部绘龙凤纹。口径18、底径13、高29厘米。罐内出土了39枚"泰和重宝"钱。磁州窑瓷碗在出土的时侯扣于龙凤罐上。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外撇。口径18.3、底径7.1、高8.5厘米。这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铜首七星铁剑,是传统铁剑的样式,但是,剑首有七星,应该是道士的用具。根据史料记载,金太宗还是谙版博极烈的时候,就有一个道士送他一柄七星宝剑护身,而且,金朝是佛道并举的。

1981年在太祖陵前面,当地农民将刚出土的瑞云宫的宫碑向西搬迁,按《房山县志》(乾隆十七年)记载“瑞云宫在太祖陵侧,遗址仅存”。《日下旧闻考》也引用了这条记载。瑞云宫宫碑所在地便是瑞云宫所在地,临近太祖陵。1983年,在文物普查中房山文物管理所将此碑搬回了文官所保存。宫碑现还完整,碑文如下:

钦授瑞云宫

祖师灵阳真人门下宗京,

都提点受洞徽,崇真礼录(?)

大师王道通仙茔。

以前人们往往以为瑞云宫是一与太祖陵有关的享殿一类的建筑,其实不然,而是陪葬道士的坟墓。

金代佛道并崇,在丹鼎、符篆两派之外,又新创全真教。全真教的创始人王喆(字重阳),曾考中金朝的甲科武举,后在终南山弃家立教,号重阳子。他收马钰(号丹阳子)、潭处端(号长真子)、刘处玄(号长生子)、邱处机(号长春子)、王处一(号玉阳子)、郝大通(号广宁太古真人)、孙不二(号清净散人)七人为弟子,创立了全真教,后世称七弟子为道教七真人。“灵阳真人”当是七真人同时代同辈份人,王道通应是晚一辈的道士。金世宗时期在京城多设道教宫观,召道士讲法传教,邱处机、王处一、刘德仁都曾应召的道士,传教得法,死后才能在太祖陵侧择地立墓,并被“钦授瑞云宫”。这次出土的七星宝剑,就是道士的驱邪避灾的用具,而不是在战场上拼杀的武器,他为我们进一步认识金朝宠道的历史事实。全真教、天一教、大道教都是受金朝保护的宗教。小说中写什么王重阳抗金,纯粹的胡说八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银鎏金面具</h1>

出土于1971年,当时曾出土6具石棺,除了这件鎏金面具以外,还有其它瓷器等文物,均被砸毁。

这件鎏金面具,银质鎏金,银胎厚1.5毫米,通长31厘米(面部25厘米,颈长6厘米)最宽处约22.2厘米。面颊丰满,眉骨粗壮,双眼微闭,鼻梁瘦高,两耳肥大(长9.3厘米、宽2.5厘米),下巴圆厚,唇微闭留有口缝,细密的发纹清晰可见。耳垂部和耳上部各有一个小孔,为系带之用。面具形象健壮,具有明显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特征。

这件文物应该是契丹的遗物。

1994年辽宁省凌源市小喇嘛沟辽墓也出土了一件,长21.5宽15.1厘米。银质鎏金,长圆脸,浓眉细目,眼角上挑,直鼻,高颧骨面颊丰满,双唇抿合,留有口缝,大下鹗。为一成年女性形象,粗犷的面型显露着北方草原民族的风貌。

契丹贵族死后,部分人脸部覆有金属制成的面具。质地有金、银、铜和鎏金银、铜五种,不同质地的面具应是死者生前身份和等级的反映。面具均按死者面型仿制。制作程序是,首先要按照戴面具者的脸型特征,用木头雕刻一个面具模型,然后把金属薄片置于面具模型上,用槌在模型上慢慢打制,使其成型。

这种金属面具不仅是辽代契丹人的奇特葬具,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

辽陈国公主和其夫婿都是戴着纯金面具的,而耶律羽之的面具也是纯金的。看来,这六具出土在坟山的石棺并不是金太宗的墓葬,因为金太宗是不会戴银镏金面具的。但是,金朝是可以契丹族女子为妃嫔的,不排除是陪葬人戴的可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铁制农具</h1>

其中有镐、锄、锨、斧、剁斧、锤、凿、叉、链9种。这些农具虽然已经有些锈蚀,但是,其珍贵的价值不可忽视。1115年在大臣杨朴等人的劝说下,阿骨打称帝,在隆重的仪式上,撒改、宗翰等人向阿骨打敬献了礼物,就是9件农具,有人说这种敬献是希望太祖不忘稼樯之苦,有的认为是要太祖注重农业。不论是什么说法,在众多敬献的礼物中,太祖最注重的就是这9(样)件农具。金朝建国之后,也确实走了以发展农业为主的道路,正是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才使金国越来越强大。这些铁制农具因为有了这个背景而显得珍贵。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铜簋</h1>

十分精致,是宋朝宣和年间仿制的西周。这件文物的出现,使我们不但多了一件值得鉴赏的仿古文物,同时也了解了宋朝的仿古艺术和手法。也证明了了,在1127年,金军进入汴梁北宋皇宫后,确实抢夺了一些珍贵的文物。

还有三彩枕、瓷器、铜坐龙等文物也十分的珍贵而有价值,比如说黑龙江阿城曾经出土了一件铜坐龙,便成为阿城市的标志,放大仿制坐在市中心的位置上。而在2001年,金陵一次就出土了两件铜坐龙。关于金陵出土文物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报告发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