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但是当时很多在毛主席身边的人,他们碍于情面,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来,使得这些问题越积越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一位老人在看病的过程中,发现了治病竟然要靠关系,否则医生不愿意治疗,他说明自己的身份和出示了相关证据后,医生才忙不更迭地进行检查和治疗。从这件事中,他意识到,许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农民,没有特别的身份,看病的时候会被特别看待,这可怎么办呢?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于是他想到,自己的父亲和毛主席是好友,或许能够通过与毛主席谈话,把相关问题上报于他,这样就能够有效率地解决这些问题了。说做就做,到了北京,才知道见毛主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被士兵拦下后,只得拿出父亲和毛主席的书信,士兵才许放人。

多亏父亲早年间与毛主席有过救命之恩,所以才能进入中南海。因为小伙的积极进言,让毛主席认识到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有效率地解决了相关问题。虽然说真话有风险,但是他站在人民那一面,真心实意为民众着想,这一点是必须承认和佩服的。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一、恩人童年玩伴</h1>

毛主席的童年玩伴叫贺晓秋,他们的关系亲如手足,一同爬山涉水,十分要好。社会总在变,一个人的社交圈也不可能局限此地,毛主席为了追求知识,离开家乡到更大的地方学习,从此和贺晓秋就很少见面了。

离别的这些年中,贺晓秋成为了农民,每天在天地间兢兢业业,而毛主席将要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重要人物。那时候国内局势动荡,平稳的社会已经被破坏了,中国急需一个能牵头的领导者。看着四处漂泊的百姓,心中有个声音在呼喊毛主席,他想要成为改变这一切的人。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要改变糟糕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于是他开始在民间传播先进思想,告诉老百姓,以前的统治者已经无法继续给他们带来美好的未来,想要实现个人理想,就必须奋斗。毛主席为了更有效率地传播思想,就开办了农民夜校。

顾名思义,就是给农民上课的专门学校,在学校里,毛主席和其支持者不断地散播思想,有意无意地拉拢了大批农民,他们也觉得,这个社会太过糟糕,他们不冒险,谁来给后辈们幸福呢?并且毛主席还在当地创立了第一个共产党党支部。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聚集了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农民,条件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革命了。但是他要革命的消息不胫而走,地主们眼看一股即将席卷自己的势力将要到来,不能放任他们发展,联名上书当时的省长赵恒惕,希望能够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农民一顿教训。

省长十分重视,命令手下若是抓到了毛主席,立即枪毙。所幸,毛主席选择先传播思想是正确的选择,这股革命风潮吹到了老百姓心中,有些老百姓表面帮着地主们干活,实际上,他们心系毛主席,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翻身,不用再遭受地主非人折磨了。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有在湘潭县政府工作的毛主席支持者,发现了省长下达的电令中提及了毛主席,本着好友关系,这位工作人员马上令人联系了毛主席。多亏了他提前通报,毛主席得知了这道消息后,马上与贺晓秋装扮成轿夫,最终骗过了其他人的眼睛。

危机还未解决,蒋介石在他逃跑没多久开始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个政变的目的是为了遏制住共产党人,毛主席又一次陷入危险之中,毛主席无处可去,想到了曾经保住自己的好友贺晓秋,然后他们故技重施,再次安全地骗过了搜查兵的眼睛,使得他安全过渡。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8">二、基层真实情况</h1>

有了这两场惊险刺激的经历,贺晓秋和毛主席的关系更进一步了,他们分别的时候非常不舍,可是毛主席是要做大事的人,这一点贺晓秋很清楚,他不能阻碍毛主席的成功事业,送别之际,道上最诚挚的祝福。

就这样,毛主席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地建立了新中国,人们从战争中解放出来了,再也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国内的秩序趋于稳定,各行各业有序开展工作,作为新工作,明显有许多做不好的地方,给人民带来了不便。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但是毛主席非常忙,一些小细节没注意到,却能够给人民带来许多困难。贺晓秋本想安安分分地做一辈子农民,但是他见识了许多不便之处,发现有些疾病若不根除,恐怕会影响日后的国家发展,接着他拿出纸和笔,撰写一些意见,准备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童年好友的信件十分激动,他们分别之后,两人都忙于不同的事情,鲜有实践唠家常。趁着空闲时间,毛主席给他回了一封信,说他提的意见很好,如果以后有需要可以随时提。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毛主席做成大事后,没有忘记这位“救命恩人”,在贺晓秋的儿子贺凤生患病后,他曾寄去四百元钱救急。在贺晓秋去世前,他委托儿子继续向毛主席汇报基层情况,这是他生前一直在做的事情,希望死后也不要断掉,儿子答应下来。

让贺晓秋的儿子贺凤生直往中央,亲自向毛主席汇报事件的原因是他在看病的时候,发现只有关系,医生才会帮助自己。这不由得使他联想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千万农民,他们没有自己这般好运,没有在童年时期就和毛主席相识的父亲。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他像是拥有了特权,不好好使用这项特权,造福百姓,那不是白拿了?一阵思索下,贺凤生带着父亲的信件,去往了北京。等待毛主席接见是紧张又担忧的。时间一天天流逝,毛主席总算有时间接见好友的儿子了,他以为毛主席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与毛主席见过后,放心了。

和毛主席彻夜畅谈,无疑是贺凤生最骄傲的事情之一,毛主席得知他父亲的死讯,十分伤痛,不禁回忆起那段被追捕的日子,感慨如果没有他父亲,恐怕自己也没法走到现在这个境地。在得知贺凤生要像父亲一样直言劝谏后,毛主席十分欢迎,还希望他痛快地说出来。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三、赠予两个特权</h1>

贺凤生所提之事让毛主席重视起来,他感叹,如果国民都像他这般,还怕国家好不起来吗?毛主席当场给贺凤生两个特权,第一个特权就是不管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毛主席商量。第二个特权就是发现社会上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告诉他。

贺凤生谨记毛主席的话,并且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不停地谏言,正确地行使了毛主席赠予的权利。这是毛主席的幸运,也是一个国家的幸运,试想一下,如果缺少这般能够直言国家缺点的人,那么这个社会的将会是黑暗的。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也因为毛主席的个人性格,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选择合适的方法用之于民,所以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中国能有今天,当今的民众需要感谢为这个国家做出过贡献的每一个前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四、总结</h1>

国家要时刻为百姓着想,政策下发,首要想到的就是对民众有何影响,是否弊大于利?只有清楚地考虑到方方面面,才能不糊涂地制定政策,才不会把民众置于对立面。国家的发展少不了民众的贡献,而国家发展起来了,也需要回馈于民。

1960年,一农民到中南海告状,毛主席会见后,给了他两个特权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层真实情况三、赠予两个特权四、总结

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共生关系,对双方有利,才能长远地进行下去。国家繁荣昌盛不是说着玩玩,而是真真正正地实现出来了。我们不要忘记、也不要害怕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