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新中國成立之初,各地的政策還不夠完善,存在許多現實問題,但是當時很多在毛主席身邊的人,他們礙于情面,沒有直截了當地提出來,使得這些問題越積越多,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的發展。

一位老人在看病的過程中,發現了治病竟然要靠關系,否則醫生不願意治療,他說明自己的身份和出示了相關證據後,醫生才忙不更疊地進行檢查和治療。從這件事中,他意識到,許多和自己差不多的農民,沒有特别的身份,看病的時候會被特别看待,這可怎麼辦呢?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于是他想到,自己的父親和毛主席是好友,或許能夠通過與毛主席談話,把相關問題上報于他,這樣就能夠有效率地解決這些問題了。說做就做,到了北京,才知道見毛主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被士兵攔下後,隻得拿出父親和毛主席的書信,士兵才許放人。

多虧父親早年間與毛主席有過救命之恩,是以才能進入中南海。因為小夥的積極進言,讓毛主席認識到了基層的實際情況,有效率地解決了相關問題。雖然說真話有風險,但是他站在人民那一面,真心實意為群眾着想,這一點是必須承認和佩服的。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一、恩人童年玩伴</h1>

毛主席的童年玩伴叫賀曉秋,他們的關系親如手足,一同爬山涉水,十分要好。社會總在變,一個人的社交圈也不可能局限此地,毛主席為了追求知識,離開家鄉到更大的地方學習,從此和賀曉秋就很少見面了。

離别的這些年中,賀曉秋成為了農民,每天在天地間兢兢業業,而毛主席将要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重要人物。那時候國内局勢動蕩,平穩的社會已經被破壞了,中國急需一個能牽頭的上司者。看着四處漂泊的百姓,心中有個聲音在呼喊毛主席,他想要成為改變這一切的人。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要改變糟糕的現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于是他開始在民間傳播先進思想,告訴老百姓,以前的統治者已經無法繼續給他們帶來美好的未來,想要實作個人理想,就必須奮鬥。毛主席為了更有效率地傳播思想,就開辦了農民夜校。

顧名思義,就是給農民上課的專門學校,在學校裡,毛主席和其支援者不斷地散播思想,有意無意地拉攏了大批農民,他們也覺得,這個社會太過糟糕,他們不冒險,誰來給後輩們幸福呢?并且毛主席還在當地創立了第一個共産黨黨支部。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聚集了大批具有先進思想的農民,條件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革命了。但是他要革命的消息不胫而走,地主們眼看一股即将席卷自己的勢力将要到來,不能放任他們發展,聯名上書當時的省長趙恒惕,希望能夠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民一頓教訓。

省長十分重視,指令手下若是抓到了毛主席,立即槍斃。所幸,毛主席選擇先傳播思想是正确的選擇,這股革命風潮吹到了老百姓心中,有些老百姓表面幫着地主們幹活,實際上,他們心系毛主席,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不用再遭受地主非人折磨了。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有在湘潭縣政府工作的毛主席支援者,發現了省長下達的電令中提及了毛主席,本着好友關系,這位從業人員馬上令人聯系了毛主席。多虧了他提前通報,毛主席得知了這道消息後,馬上與賀曉秋裝扮成轎夫,最終騙過了其他人的眼睛。

危機還未解決,蔣介石在他逃跑沒多久開始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這個政變的目的是為了遏制住共産黨人,毛主席又一次陷入危險之中,毛主席無處可去,想到了曾經保住自己的好友賀曉秋,然後他們故技重施,再次安全地騙過了搜查兵的眼睛,使得他安全過渡。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8">二、基層真實情況</h1>

有了這兩場驚險刺激的經曆,賀曉秋和毛主席的關系更進一步了,他們分别的時候非常不舍,可是毛主席是要做大事的人,這一點賀曉秋很清楚,他不能阻礙毛主席的成功事業,送别之際,道上最誠摯的祝福。

就這樣,毛主席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于成功地建立了新中國,人們從戰争中解放出來了,再也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了。國内的秩序趨于穩定,各行各業有序開展工作,作為新工作,明顯有許多做不好的地方,給人民帶來了不便。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但是毛主席非常忙,一些小細節沒注意到,卻能夠給人民帶來許多困難。賀曉秋本想安安分分地做一輩子農民,但是他見識了許多不便之處,發現有些疾病若不根除,恐怕會影響日後的國家發展,接着他拿出紙和筆,撰寫一些意見,準備交給毛主席。

毛主席收到童年好友的信件十分激動,他們分别之後,兩人都忙于不同的事情,鮮有實踐唠家常。趁着空閑時間,毛主席給他回了一封信,說他提的意見很好,如果以後有需要可以随時提。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毛主席做成大事後,沒有忘記這位“救命恩人”,在賀曉秋的兒子賀鳳生患病後,他曾寄去四百元錢救急。在賀曉秋去世前,他委事先串通的人子繼續向毛主席彙報基層情況,這是他生前一直在做的事情,希望死後也不要斷掉,兒子答應下來。

讓賀曉秋的兒子賀鳳生直往中央,親自向毛主席彙報事件的原因是他在看病的時候,發現隻有關系,醫生才會幫助自己。這不由得使他聯想到了和自己一樣的千萬農民,他們沒有自己這般好運,沒有在童年時期就和毛主席相識的父親。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他像是擁有了特權,不好好使用這項特權,造福百姓,那不是白拿了?一陣思索下,賀鳳生帶着父親的信件,去往了北京。等待毛主席接見是緊張又擔憂的。時間一天天流逝,毛主席總算有時間接見好友的兒子了,他以為毛主席是個不苟言笑的人,與毛主席見過後,放心了。

和毛主席徹夜暢談,無疑是賀鳳生最驕傲的事情之一,毛主席得知他父親的死訊,十分傷痛,不禁回憶起那段被追捕的日子,感慨如果沒有他父親,恐怕自己也沒法走到現在這個境地。在得知賀鳳生要像父親一樣直言勸谏後,毛主席十分歡迎,還希望他痛快地說出來。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三、贈予兩個特權</h1>

賀鳳生所提之事讓毛主席重視起來,他感歎,如果國民都像他這般,還怕國家好不起來嗎?毛主席當場給賀鳳生兩個特權,第一個特權就是不管什麼困難,都可以找毛主席商量。第二個特權就是發現社會上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告訴他。

賀鳳生謹記毛主席的話,并且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不停地谏言,正确地行使了毛主席贈予的權利。這是毛主席的幸運,也是一個國家的幸運,試想一下,如果缺少這般能夠直言國家缺點的人,那麼這個社會的将會是黑暗的。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也因為毛主席的個人性格,善于聽取不同人的意見,選擇合适的方法用之于民,是以才能夠推動國家的發展。中國能有今天,當今的群眾需要感謝為這個國家做出過貢獻的每一個前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四、總結</h1>

國家要時刻為百姓着想,政策下發,首要想到的就是對群眾有何影響,是否弊大于利?隻有清楚地考慮到方方面面,才能不糊塗地制定政策,才不會把群眾置于對立面。國家的發展少不了群眾的貢獻,而國家發展起來了,也需要回饋于民。

1960年,一農民到中南海告狀,毛主席會見後,給了他兩個特權一、恩人童年玩伴二、基層真實情況三、贈予兩個特權四、總結

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共生關系,對雙方有利,才能長遠地進行下去。國家繁榮昌盛不是說着玩玩,而是真真正正地實作出來了。我們不要忘記、也不要害怕那些敢于說真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