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治理 杨陵作为 ⑨ | 杨陵区:“大碗茶”里品乡村治理“新模式”

作者:农业科技报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通讯员 黄珊

每逢傍晚农闲时间,走进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的各个乡村中,经常能看到农户们聚在一起,手里端着一大碗茶,或聆听民俗专家讲村史、讲习俗,或聆听农科专家讲技术、讲农业,亦或聆听致富带头人讲致富妙招和创业故事……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近年来,杨陵区以乡村学堂为切口,以“大碗茶”为载体,着力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文章”,为助推乡村治理取得新突破贡献着“杨陵力量”。

如今,乡村学堂“大碗茶”特色活动,已成为乡村群众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得到乡村群众的点赞和认可。

“大碗茶”为乡村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今年5月18日,一场别具特色的“大碗茶”文化大讲坛在杨陵区邰东社区举办,杨陵民俗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左文革做客讲坛,主讲《杨陵乡村变迁历史文化故事》。

乡村治理 杨陵作为 ⑨ | 杨陵区:“大碗茶”里品乡村治理“新模式”

图为今年5月18日,别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碗茶”文化大讲坛活动在杨陵区邰东社区举办,台上小朋友们正在进行舞蹈表演。

同时,讲堂还通过演唱红色经典歌曲、诵读红色党史故事、唱响秦腔红色剧目、展播红色经典影片、老党员有话说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穿插“党史知识问答”互动,现场赠送“杨陵文创”小礼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举办这场活动正当其时,很有必要。让党员干部和群众重温党史,了解到了杨陵区乡村变迁的故事。”李台街道办邰东社区党委书记李军伟介绍。

……

在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像这样以“大碗茶”为载体,开展的特色惠民活动还有很多。喝大碗菜、听讲坛,已经成为各地村民不可或缺的文娱活动,“大碗茶”活动,不仅贴近民生,还广泛带动了村民们参与村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极大的助推了杨陵区乡村治理迈向新的发展历程。

乡村治理 杨陵作为 ⑨ | 杨陵区:“大碗茶”里品乡村治理“新模式”

图为在邰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碗茶”文化大讲坛上,来自社区的群众对“大碗茶”文化讲坛充满兴趣,凝神聆听。

据了解,“大碗茶”特色品牌活动坚持“摸底调研在先、安排在后”,通过前期充分调研建立了政策理论、主流价值、法律法规、文化历史、科普服务、健康卫生、休闲娱乐、就业服务8大类课程菜单,根据群众需求点单以及村史村情村集体发展来确定课程内容,实现活动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同时,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教资源优势,吸纳高校教育专家、乡贤、科技能人、行业能人、道德模范、退休文化工作者及创业返乡人员等,打造了一支328人的师资队伍,从中抽取14名高校教授组建“大碗茶”文化讲坛讲师团,并根据活动开展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及时跟踪、发现、补充社会优质师资,动态管理师资队伍。

发挥阵地优势 让“大碗茶”变“致富茶”

走进杨陵区的各个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几个标红大字,赫然醒目,处处洋溢着新时代、新气象。2019年初,在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的有力支持下,杨陵区被正式纳入陕西省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区)。至此,杨陵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仿佛雨后春笋,纷纷成立。

乡村治理 杨陵作为 ⑨ | 杨陵区:“大碗茶”里品乡村治理“新模式”

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要求,杨陵区相继组建了区实践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通过三级联动抓落实、三级联动强组织、三级管理抓拓展、三级包抓强指导等,务实推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如何才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创新文明实践活动?为此,杨陵区积极发挥乡村学堂阵地优势,依托深厚的农耕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大碗茶”等特色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进村入户,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乡村治理 杨陵作为 ⑨ | 杨陵区:“大碗茶”里品乡村治理“新模式”

同时,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学堂接单、群众评单的供需对接机制,定期收集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助推杨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今“大碗茶”也成为了聚焦汇力的“聚心茶”,成为重温党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茶”,也担当起了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窗口茶”,推动群众迈向小康生活的“致富茶”……

如今,在杨陵区,通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特色品牌活动,让党的政策理论进入乡村大街小巷,遍布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心中,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优化乡村治理、培育乡风文明的“助推器”。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