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执政思想跑了偏,重用奸臣国有难的宋理宗赵昀(243)

作者:择日启程
执政思想跑了偏,重用奸臣国有难的宋理宗赵昀(243)

一、本来与帝无缘,推荐他当皇储。宋理宗赵昀,初名赵与莒,公元1205年正月初五,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家中。 赵与莒原来不是皇子,而只是宋宁宗赵扩的远房堂侄。赵与莒七岁时,父赵希瓐逝世,生母全氏(慈宪夫人)带着他及弟赵与芮返回娘家,三母子在全氏在绍兴当保长的兄长(全保长)家寄居,一直到赵与莒十六岁。宁宗赵扩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余天锡途经绍兴遇着大雨,在全保长家中避雨,于是认识了赵与莒兄弟。余天锡知他们为赵氏宗族,也觉得兄弟二人行为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史弥远接两兄弟往临安亲自考量,也认为兄长赵与莒为继承沂王的合适人选,故于公元1221年将赵与莒选入宫内,改名赵贵诚,继承沂王王位。公元1224年,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

执政思想跑了偏,重用奸臣国有难的宋理宗赵昀(243)

二、皇帝不问朝中事,忍气吞声当傀儡。宋理宗赵昀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 公元1224年, 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弥远把持朝政,独断专行,他的党羽几乎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重要职位。赵昀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理宗懂得,和史弥远是拴在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蝗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忍气吞声任史弥远胡作非为十多年,公元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不治,赵昀终于脱离了史弥远的挟持而得以亲政。

执政思想跑了偏,重用奸臣国有难的宋理宗赵昀(243)

三、亲政也想中兴,晚年醉生梦死。赵昀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公元1234年,派兵联蒙灭金。同年出兵收复三京,但以失败告终,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宋朝背约为由,全面侵宋,持续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爆发。理宗执政后期,厌倦朝政,追逐声色,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贾似道,国势急衰。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每日沉湎在诗酒之中,同时开始追求奢侈豪华,在临安大兴土木,造佛寺道观祈祝长寿,建楼榭亭阁专供游幸。公元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他联合蒙古共同灭掉金国,最终使得宋朝犹如一块肥肉暴露在蒙古帝国眼中,开动了宋朝走向灭亡的闸门。公元1264年,赵昀在临安去世,在位四十一年,仅次于仁宗,享年六十岁。

执政思想跑了偏,重用奸臣国有难的宋理宗赵昀(243)

宋理宗赵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