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端午记忆:蜂蜜凉棕、油饼、花花绳

#情满端午#

很小的时候,印象中的端午节总在学校放夏收假的时候,即使忙到没时间吃顿正经饭,爸爸还是会挤出时间去街上买几个蜂蜜凉棕,妈妈会趁着做饭间隙炸一盆油饼,奶奶给我们捻上一根根五彩的花花绳,每一个孙儿们手腕、脚腕带上一根……

蜂蜜凉棕,是我小时候吃过的最好吃的美食,软软黏黏的凉棕子蘸上冰甜冰甜的蜂蜜,咬上一口,整个人都觉得凉下来了,没有了夏日的浮躁,而那种甜味会让人一天都觉得灌了蜜似的,割起麦子来镰刀也能挥的更快些……

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油饼,但那时候也只有在过端午的时候,妈妈才舍得炸油饼吃。妈妈会在去地里之前就把面和好,回来时发的正旺,偌大的面团被她熟练的分成几个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擀到碗口大小,中间再用刀划上几道,往烧热的油锅里一放。坐在灶台口填柴禾的我,闻着锅边香气扑鼻的油花味、听着锅里刺啦刺啦的滋滋声、看着锅中飘起金灿灿的大油饼,平时吃多了锅盔馍馍的我,用油饼就着黄瓜丝能一口气能吃三个。

花花绳,可能是我小时候带过的唯一饰品吧,那会儿,奶奶会在端午前就把花花绳捻好, 一根根五颜六色的花线在奶奶用来捻纳鞋底的工具(boqiao)下缠绕在一起,越拧越紧,越来越耀眼……等端午那天,我们迫不及待地让奶奶帮我们带上,而且小伙伴之间会相互比较,谁的花花绳更好看、谁的颜色更亮丽、谁的震慑力大,各色水蛇都不敢靠近。因为奶奶说过,花花绳要戴到六月六,再剪下来,扔到水渠里让水冲走,这样,整个一年下来都不会有蛇靠近了。

直到现在,蜂蜜凉棕仍是我的最爱,礼盒中装的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无法让我吃尽兴, 总觉得肉的太咸、密枣的不够甜 ……而油饼已然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诱惑,反而觉得锅盔馍馍加辣子才是绝配 。花花绳,妈妈还会像奶奶当年一样,用五彩 丝线给小孙孙亲手捻一个,让带上玩乐一会。只是在孩子的心中,端午节的概念就是: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大鼓…… 也许,西北农村原有的端午习俗,会像当年的夏收假一样被人们渐渐忘却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