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烧卖,最早是一种在茶馆里和茶水捎带着一起卖的小点心。本算不得餐桌上的主角。但若要说起当年风靡昆明的都督烧卖,那可绝对有一种喧宾夺主的魅力。再是平凡的下午茶,也会因它的加入而变得鲜活、快意。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很多老昆明记忆中的美味,现如今却再难寻觅。都督烧卖就是其中一种。如纸的薄皮仿佛包尽了昆明的春色,若要说冠绝云南的烧卖,非它莫属。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相传清朝宣统年间,宜良祝氏的烧卖远近闻名,供不应求,食客每人限购三个。就连大都督唐继尧驾到,都不能多买一个。故因此而得名“都督烧卖”。而祝家做出来的烧卖,也真可以算烧卖中的都督,“羽扇纶巾风姿袅袅”,形态、味道和制作都别具一格。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烧卖有南北之分,北方用生馅,南方用熟馅。而都督烧卖的馅心是用七分生馅与三分熟馅调合而成。冬菇、葱姜、熟肉切碎成末,炒香作熟馅。搭配上新鲜猪肉末、肉皮调成的生馅。既有北方面点馅的鲜嫩柔滑,又有南方熟食馅的香醇适口,入口松而不散,肥而不腻。擀皮也有讲究,用的是一种形似纺锤的特殊工具,名曰“枣核”。用它擀出的皮薄而不透,四边如花。中间放入馅料,不用包,一提就成型,用胡萝卜切成的碎末封口,便可上屉蒸熟。十分钟左右,在袅袅的蒸气中,看到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洁白晶莹,喷香诱人,那便是可口的都督烧卖了。正所谓,蘸醋不酸,肉多不腻,馅饱汁足。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昆明们一定忘不了五一电影院门口“燕鸿居”的都督烧卖。总有人寻着香气,排上十多二十米长的队伍买烧卖,二两粮票买十个。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小时候的吃食油水少,能吃上都督烧卖于我来说恰似久旱逢甘霖,都是一整个咬入嘴中,闷声咀嚼,冬菇的香嫩,猪油的丰腴,那滋味,叫人吃时不由得紧闭嘴巴,生怕那股鲜香浓郁的气息一不小心从嘴里溢出来。

昆明味道——都督烧卖

现如今,昆明街头很少见到都督烧卖了,可那段散发着余香的记忆,却从未黯淡。我只想寻着昆明的老街老巷,再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