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作者:朝文社老张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6">前言</h1>

在李世民身边,有很多敌军阵营的降将,比如尉迟敬德、程咬金、徐世勣、张公瑾等等,虽说他们都是后来投奔的李世民,但都对其忠心耿耿、别无二心,李世民对他们也是厚待有加。

史料记载“及洛阳平,世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已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固请不能得,涕泣而退。”

然而,单雄信也在兵败后投降了李世民,可是,这次李世民一反常态,严令要杀掉单雄信,单雄信的好友徐世勣前来求情,甚至要用自己的官位来换取单雄信一条生路,李世民没有给徐世勣面子,还是杀掉了单雄信。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单雄信在李密阵营、王世充阵营都待过,理论上应该有不少人为他求情,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人为其求情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h1>

在演义中,单雄信是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绰号赤发灵官,不仅朋友遍布天下,而且为人行侠仗义,是一位绿林好汉。而在正史中,单雄信并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也不是什么大侠,只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将领。

公元616年,翟让在瓦岗寨落草为寇,单雄信、徐世勣投奔了翟让,单雄信马上功夫了得,擅使长矛,徐世勣也同样有勇有谋,双方应该是在此时结识的。与此同时,李密由于杨玄感叛乱失败,也投奔了翟让。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隋末乱世,危机四伏

李密能力出众,翟让自愧不如,便将头把金交椅给了李密,此后,李密设置官署,由于单雄信、徐世勣表现出色,分别任命为左武侯大将军、右武侯大将军。

在隋末乱世,危机重重,要想有立足之地,就需要不停地扩充势力,战事必定极为频繁,在这种环境下,单雄信和徐世勣,结成了深厚的战友情。

李密极为自负,在属下的撺掇下,杀掉了恩人翟让,原本李密也想杀掉徐世勣,而王伯当和单雄信苦苦求情,单雄信甚至跪下哀求李密,李密才放了徐世勣一马。换言之,单雄信救过徐世勣一命,救命之恩,恩同再造,徐世勣之后为单雄信说清,也就说得通了。

史料记载“乃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士,庶几不负昔誓也!”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徐世勣像

单雄信被李世民俘虏后,李世民要杀他,徐世勣给单雄信求情,李世民不许。单雄信临死之前,徐世勣割下大腿上的肉,让单雄信吃下,也算是报了单雄心的恩情,除此之外,在单雄信死后,徐世勣尽心照顾单雄信家人,可谓知恩图报。

正是由于徐世勣十分讲义气、重兄弟,而且军事才能出众,才被李世民重用,而在李世民眼中,单雄信和徐世勣不同,或许单雄信也比较讲义气,但忠诚度不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8">单雄信忠诚度不高</h1>

作为帝王,李世民最看重的就是忠心,这也是作为臣子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来降的将领,李世民都会仔细考察一番,出身无所谓、降将也没问题,但如果是墙头草,那是绝对不能留的。

单雄信原本是翟让的将领,而李密暗杀翟让后,单雄信马上就投入李密麾下。史料记载“彦藻以雄信轻于去就,劝密除之;密爱其才,不忍也。”

房彦藻曾劝说李密杀了单雄信,原因呢,就是单雄信倒戈得太迅速了,翟让刚被杀,单雄信就磕头求饶,既然他能背叛老主,那就很可能背叛新主人,任用这样的人风险系数太高。

虽说李密清楚单雄信为人,但碍于单雄心的才干,李密没舍得杀,留了他一命,想必这跟李密的自负有关。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好兄弟”

原本徐世勣是想跑的,李密杀翟让,这是明显的忘恩负义,也不是明主的做派,想必徐世勣委身于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之后,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单雄信二次投奔了王世充,活在乱世,生存的确很难,但单雄信这般颠三倒四,一直摇摆不定,是难以让李世民信任的。

单雄信和徐世勣关系好,但不一定和其他将领关系好,而李世民要杀的人,谁敢阻拦呢?如果搞不好,还得把自己搭进去。所以,没有人给单雄信说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9">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h1>

之所以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很大程度来源自其高超的驭人之术,如果此人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是一个潜在的隐患,除此之外,单雄信在战场上,可是差掉杀了李世民。

李世民不是个记仇的人,在玄武门之变前,魏徵还是太子集团的人,为了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位,魏徵建议先下手干掉李世民,对于这一点,李世民是清楚的,但最后魏徵还是受到了重用,而且他和李世民的很多故事,还被传为千古佳话。

史料记载“秦王围东都,雄信拒战,枪几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

李世民打仗,喜欢身先士卒,常常仅带数骑亲自侦查敌情,以至于多次犯险,在李世民率兵进攻洛阳之时,单雄信率军抵抗,由于其武艺高强,差一点就杀了李世民。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战场之上各为其主,死人是难免的,但单雄信的凶狠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世民看人很准,或在战场上交锋的那一刻,他就能看透单雄信的为人,或许单雄信对李世民充满着敌意,于是李世民判断,单雄信不可用。

和单雄信一同被杀的还有十几个人,其中一位名叫朱粲,朱粲死后,百姓对其极为痛恨,纷纷拿起砖头砸向他的尸体。

我们推测,单雄信和其他一些王世充的将领,在洛阳城内,必定是干了什么虐待百姓的丑事,以至于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单雄信在临死之前,也对徐世勣说过一句“我固知汝不办事。”由此可见,李世民杀单雄信,也可能另有原因。

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前言徐茂公与单雄信交情莫逆单雄信忠诚度不高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

对于一个曾经差点杀掉己方君主的敌方将领,还有什么可同情的吗?如果还要为单雄信求情,是不是会被李世民怀疑呢。将领的想法应该没有李世民那么复杂,如果单雄信真的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好汉,想必应该有很多人为其求情吧。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九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