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煮酒论英雄”后曹操三放刘备,用意何在?此后,关公为何斩车胄

作者:金川县传媒中心

接上文,曹操与刘备正“论英雄”之时,关羽与张飞闯入,让刘备解了一时之围,也让曹操看到了一些东西——此二人对刘备的忠心可比典韦!酒罢,刘备给关、张二人解释了为什么整日耕种,也达成了共鸣;但这只是文中的一个引子,并不是为了描写刘备的智慧。此等拙劣的计策又怎能迷惑的了曹操、荀彧、郭嘉等人呢?可见,重点在下文。

公孙瓒被袁绍打败以后,袁绍实力大增,这意味着北方只有袁绍、袁术、曹操三股势力了,同时也意味着此时不刘备并非是曹操的敌人,而曹操至始至终也没把他当成敌人。此时,曹操自然会把主要目光放在北方,一是袁绍,二是袁术,这也是他统一天下的目标与计划。后来,曹操在《观沧海》中将这种心情表露地一览无余。

目前的情况,也给了刘备一个逃脱曹操的机会,文中有道:“吾不就此时寻个脱身之计,更待何时?”从刘备角度考虑,他没有逃离的必要;曹操本无杀他之意,反而想重用他。只是,刘备想跑了。其实是显示了人性的阴暗。曾经公孙瓒对刘备有知遇之恩的,而刘备并没有投靠他;如今,曹操对刘备有救命之恩,而刘备却小肚鸡肠地耍着阴谋诡计。这种人性的阴暗面实为可耻!

“煮酒论英雄”后曹操三放刘备,用意何在?此后,关公为何斩车胄

此后,曹操开始了“三放刘备”!他给刘备五万军马,而后在荀彧、郭嘉的压力下,不得不让许褚带500人马去“追拿”刘备。这就是一个玩笑——在当时500对五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由此可见,曹操心胸之宽广!

回到《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他的打算:1、五万兵马是谁的呢?这属于自己,也属于东汉;最终还是属于他的。2、五万兵马换来的是刘备与袁术的厮杀,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之间的两败俱伤。3、袁绍才是曹操目前的主要敌人。4。曹操非常欣赏刘关张。这是从时局分析出来的结果。其根源还是在于刘备的品德,在于曹操的信仰——道德!他杀了一个刘备又能如何呢,杀了刘关张又能如何呢?人总得有一个追求吧?这是曹操“三放刘备”的原因。

“煮酒论英雄”后曹操三放刘备,用意何在?此后,关公为何斩车胄

之后,刘备跑了,向许褚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这可有些过分的,刘备啊?曹操待你补薄啊;你刘备怎么能做出这样无情无义的事情呢?哎……狼心狗肺之人永远改变不了本性。

实际上,这一过程也是刘备脱变的过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篾匠到一个世人有目共睹的人,让他深深地知道了愚忠的意义。在关羽杀车胄时,他蒙了,不知所措了,害怕曹操如何如何,也担心自己的兄弟如何如何,而且还为东汉尽心尽力。这就是刘备!

当时,去往徐州,他就可以杀了车胄、纪灵等人,但并没有这么做,转而向袁术进攻。这说明了刘备对东汉的忠诚,也对“忠”字作出了一个明确的阐释——是心而不是利益!后来,关公斩了车胄,让刘备陷入了一个迷潭:左边是兄弟,右边是曹操之利刃;自己将何去何从呢?

“煮酒论英雄”后曹操三放刘备,用意何在?此后,关公为何斩车胄

关羽给出了答案:正义就是正义的,没有模棱两可的概念。他斩了车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给刘备上了一课,教刘备如何做人。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地赞同关羽的做法——大丈夫就应该是非分明、当机立断!回看刘备:他本已有背叛曹操与东汉之心,又何必遮遮掩掩呢?这是我鄙视刘备的地方。试想一下:大家都在追求正义,还有必要为细枝末节的事情而扰乱心扉呢?大胆地往前走就是阳光、雨露与沙滩,这是绝对绝对地正确。

然而,刘备犹豫了,可能是他有他的想法,也可能是他不想看到黎民如此地被煎熬,但我认为是他要改变了。我认为这也是关公斩车胄的真正意义!

敬请关注猪哥!明日,猪哥继续散讲!

继续阅读